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如何护理?乳腺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之后,对患者的身体一定的伤害,有什么肢体有一些被动。那么,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如何护理?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须切除患侧的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切除这些部位后,如果不加强护理锻炼,患者的上肢活动能力受限,影响很大,可能会造成患肢功能障碍,给日后的生活带来不良后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如何护理?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护理工作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下床期患肢活动锻炼
下床活动期为拔除皮瓣下的负压吸引管后,患者开始下床活动至出院时为止。此期主要为肩关节的锻炼,由于接近腋下切口处的癍痕组织尚为形成,故早期进行锻炼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尽快恢复功能。这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锻炼的方法为:一、术后的3-4天,患者可坐起,开始进行屈肘运动;二、术后5天解除固定患者上肢的胸带后,可练习患者手掌扪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动作;三、术后9-10天以拆除切口缝线。此时,可锻炼抬高患肢上肢,将患侧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初时可用建侧手掌托扶患侧肘部,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与肩平;四、术后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使患责侧上肢逐渐抬高至患者自开始锻炼时的低头位,达抬头、挺胸位、进而能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为了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此时还可做扶墙锻炼,加强抬高患侧上肢的功能。
出院后上肢功能锻炼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a上肢旋转运动:先将患肢上肢自然下垂,无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亦可从反方向进行锻炼;b上肢后伸运动: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此外,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提、拉、抬、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卧床期患肢功能锻炼
乳腺癌根治术后,为了使皮肤愈合良好,避免发生积液,术后须放置橡胶引流管,并用胸带加压包扎。回病房后,即将橡胶引流管接通负压吸引器,故术后1-3天为患者卧床期。此期主要应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等锻炼。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如何护理?以上就是详细的介绍,这是对患者术后康复非常有效的,希望患者不要忽略。乳腺癌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恒,要坚持做锻炼,以期获得良好康复。
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的心理康复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