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尤宜注意精神卫生

2016-01-22 好大夫在线 A +

随着糖尿病的研究和发展,人们不仅发现遗传、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等生物理化因素与糖尿病有因果关系,而且也认识到人们性格和神经精神因素也参与发病过程。

可以肯定,心理因素的好坏,对血糖的升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古代医学告诫人们,不要“耗乱精神”,“不节喜怒”。可以想象,夫妻不和、邻里怨恨、同事纠纷,总之,个人生活上的不幸遭遇如商业上的激烈竞争、赌博场上的输赢、丧偶失亲的悲痛,甚至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都会使人陷入感情的沼泽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情绪的骤然变化造成血糖升高的病例可以说屡见不鲜。

大家都知道,惊恐不安、心情沮丧、焦急抑郁以及突如其来的精神创伤都会兴奋交感神经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而且也会升高血糖。因为儿茶酚胺类(如肾上腺素)都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胰岛素水平下降了,血糖必然会升高。可见糖尿病人保持心态的平稳是多么地重要。

研究人生长寿法的胡夫蓝德有句名言:“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奉劝糖尿病患者在精神上要多设一道防线,多垒一堵闸门。

中医学认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糖尿病患者应视为自我保健格言。在生活中要保持愉快的心境,遇人处事,与世无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会从忧虑或愤怒中解脱自我,这对糖尿病患者将起着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