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六种情况发生时需加强血糖监测的频率

2016-01-22 快治人口网 A +

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亲密”关系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如何防止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何早期控制疾病风险,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措施,是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日,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在《糖尿病护理》增刊上更新并颁布了最新版本的《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建议》(2013版,下文简称《建议》),在这一版的《建议》中明确建议医生在每次接诊门诊糖尿病患者时,都必须给病人测量血压,以评估患者的血压达标状况和心血管健康风险。

糖尿病高血压二病联合危害大

据了解,本版《建议》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重点强调心血管健康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医生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建议》中明确表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脑、肾的损害程度远远大于单纯性糖尿病,如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升高。年轻的糖尿病人,血压控制需更加严格,必须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年老的病人收缩压可以适当放宽到140毫米汞柱,以免不能耐受,产生头晕、乏力等症状;但是如果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则还是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

患者需在以下六种情况发生时加强血糖监测的频率:

1.餐后血糖。指从吃饭第一口开始计时,经过2小时的血糖水平,反映人体在进餐后追加胰岛素分泌的水平,帮助调整饮食计划,调整药物种类。

2.睡前血糖。能预防夜间低血糖,尤其在服用长效降糖药物后,以保证夜间的安全性。

3.运动前血糖。能防止运动后的低血糖,如果血糖低于5.6毫摩尔/升,运动前进食少量碳水化合物。运动后也需要监测血糖,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说明运动过量。

4.当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感或莫名其妙地浑身不舒服时,就应怀疑有低血糖,此时也要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处理。

5.当发生了低血糖,经过处理后,也需要测一次血糖,以检测处理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继续治疗,直至血糖恢复正常。

6.如遇特殊情况或任务,如开车跑长途、外出游玩、情绪激动、月经期、进行危险工作前、刚刚更换药物或修改治疗方案后,都需要及时监测血糖,这是调整生活的依据,也是临时调整治疗的依据。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