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可能由小肠功能紊乱所致

2016-01-22 糖尿病网 A +

糖尿病外科学领域权威专家纽约教会医院的Rubino博士研究发现,小肠可能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DiabetesCare.2008.31:S290)

以往已经发现,手术改变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胃肠道通路后,不论体重是否下降,动物的糖尿病都能缓解。该研究是通过胃肠旁路手术,绕过上段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来控制糖尿病。当营养物质不通过糖尿病动物的上段小肠时,糖尿病就缓解了,其机制尚不清楚。在有食物通过上段小肠时,会产生肠促胰岛素(incretin)等胃肠道激素,再刺激胰岛素的产生。Rubino推测在营养物质通过上段小肠时同样会激发一个反相调节机制,可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健康人肠促胰岛素和抗肠促胰岛素因子相互平衡,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而在某些患者体内十二指肠和空肠可能产生过多的抗肠促胰岛素,从而减少了胰岛素的分泌并阻断胰岛素的作用,最后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胃肠旁路手术,把上段小肠排除在营养物质通过途径之外,异常产生的抗肠促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尿病也随之好转。

现今,多数糖尿患者不推荐进行手术治疗,减肥手术也只能用于严重肥胖的患者。Rubino博士认为,胃肠旁路手术可不仅用于肥胖患者,对糖尿病患者也将产生显著疗效。他们将开展临床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是糖尿病历史上空前的好消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