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慢性乙肝治疗停药的3大误区

2016-01-20 A +

误区一:抗病毒需要终身用药

不少乙肝患者认为,乙肝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抗病毒治疗并非需要终身用药。e抗原阳性的病人治疗后,如果实现了“双达标”,即血液中的HBV-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即可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都达标,就可以考虑停药。

误区二:停药越早越好

许多患者都知道,要和乙肝病毒打“持久战”。

但对“战役”究竟打多久,缺乏科学认识。有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几个月病毒指标明显好转,便“见好就收”。有的患者用药几个月,病毒指标没有达到预期转阴目标,感觉没效果就自行停治。停药的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实现“双达标”后,一般至少应再治疗1年,并定期复查。对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治疗指南和国际上公认的观点,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

误区三:停药标准“千篇一律”

不同患者由于病情不同,停药时间不能一刀切。临床资料显示,转氨酶2倍以上、HBv-DNA水平小于109的患者,容易实现停药标准。这类患者通过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两年内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机会可达47%,进而实现停药。

更多乙肝治疗文章推荐:

乙肝病毒携带不治疗有什么后果吗?

巧用药茶治疗不同类型乙肝

慢性乙肝患者要注意的十大误区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