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肾炎

给宝宝添加辅食别盲目 肾炎在饮食上有禁忌

2016-01-20 A +

如今市面上出售的很多辅食里都有强化营养素,有的添加钙,还有的添加锌或铁。如果不能综合考虑添加量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关系,盲目使用,就可能导致这些矿物质过量,从而增加肾脏负担,并增加肾脏致病的几率。最让大家熟知的便是某品牌奶粉导致儿童患肾结石的例子,因为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和自然环境、遗传、机体代谢异常、营养状况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其中辅食添加不当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一般来说,孩子6个月以后家长就要面对辅食添加的问题。

对于如何正确添加辅食,许多父母还存在着很多知识的误区,比如有不少妈妈给孩子添加辅食后,就把母乳喂养减少到一天两次,甚至彻底断掉,这等于直接把“辅食”转“正餐”,宝宝发育不全的肠胃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这些辅食的营养成分,甚至可能导致少食、腹泻的发生,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为了让大家正确了解孩子添加辅食的步骤,特意请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麦海妍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也给出了系列操作性极强的建议,相信有助于新手父母更科学更愉快地育儿!

辅食添加原则“从少到多,从软到硬”

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4―6月龄后,婴儿应该逐步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以补充体内营养需要,并使婴儿逐渐适应奶类以外的食物。

一、保证奶量

“辅食”,顾名思义,指的是辅助性食品,并不是主要食物。在4―6月龄的婴儿,期营养的主要来源还是奶类,因此,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必须保证每天600―800ml的奶量。

二、添加顺序

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动物性食物(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全蛋――肉末)。

三、添加原则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4――6月龄时添加泥糊状食物;7――9月龄时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10――12月龄时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不同月龄添加的食物顺序

第一阶段:4――6个月

米粉(米糊)、烂粥等

蛋黄、无刺鱼泥、动物血、肝泥、大豆蛋白粉、豆腐花、嫩豆腐、婴儿奶粉或全脂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菜汁(先)、果汁(后)、叶菜泥、水果泥

小儿患有肾炎,在饮食上有哪些禁忌?

小儿肾炎是儿童多发病之一,用药治疗的同时,一些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家长也应该特别注意。当小儿患有肾炎,盐的控制量一定要特别注意。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住病情,避免造成肾炎的恶化。下面这些内容可以给家长一些指导。

急性肾炎时,常主张控制钠盐进入体内,是因为肾炎时由于肾脏排钠功能不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差,钠盐进入体内后不易排出而潴留,引起水肿。

此外,肾炎时醛固酮分泌较多,肾小管排钾保钠增强,促使水钠潴留。当盐进入体内吸收入血后,不仅加重肾脏的负担,而且使血浆渗透增高渗,渗透压高则吸水性强,血容量增加,是心脏负担加重。钠离子可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中,是组织液渗透压增高,而部分水分转移到组织中,组织间隙的水分增多,加重了浮肿。

所以肾炎时要忌盐,但应注意,长期忌盐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对肾脏病变的恢复并无帮助,对生长发育中小儿的全身健康有害,甚至可引起低钠综合症。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