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乙肝治疗应注意的四大方面

2016-01-20 A +

1、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罪魁,把它从体内清除是治疗的最终目的,但这又谈何容易。目前被国内外公认有效的干扰素,且不说价格昂贵,使病毒活跃复制的指标(如e抗原等)转为阴性,仅达30%左右,停药以后约50%病人发生“反跳”,而使表面抗原阴转就更无从谈起了。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属于核苷类药物的拉米呋定与干扰素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疗效,使病毒指标迅速阴转,但也存在“反跳”现象。还有一些其他抗病毒药物如苦参素、山豆根、阿糖腺苷等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总之,从现实情况出发,抗病毒治疗时,对病毒指标阴转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国内外在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如火如荼,如反义核酸、核酶、DNA疫苗等;国内外学者都在潜心研究,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攻克这一顽症。

2、改善肝功能治疗

肝功能有异常改变,多说明“肝炎活动”,应采取措施使病情稳定下来。甘利欣降转氨酶作用比较确定,而肝太乐等则参与肝脏正常代谢,可促进肝功能恢复,总之应选用国家正式批准的治疗(非保健)性药物,最好请有经验的医师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选用。

3、抗纤维化治疗

肝脏的纤维化是肝病慢性化,尤其是肝硬化的基础,抗纤维化治疗无疑可以推迟肝病慢性化的进程。现有的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种类颇多,像丹参、冬虫夏草、马洛替酯等药物都是可选用的药物。但并非所有慢性肝病患者都需应用,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4、调节免疫治疗

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对疾病的恢复有益。具有这方面作用的药物颇多,常用者有云芝、左旋咪唑等。

更多乙肝治疗文章推荐:

乙肝病毒携带不治疗有什么后果吗?

巧用药茶治疗不同类型乙肝

慢性乙肝患者要注意的十大误区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