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炎是产科易见的可传染给人的病症,对母婴的危害均较大,那么妊娠合并肝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妊娠合并肝炎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在妊娠晚期,少数发生在25周之前,以瘙痒及黄疸为特点。分娩后数日内症状消失,胆酸升高明显,转氨酶可有轻度升高,肝活检主要为胆汁淤积。妊娠合并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可归纳为:1、主要症状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特别是妊娠早期的消化道症状更为明显。2、妊娠晚期合并肝炎的患者,腹胀较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发生重症肝炎的比例高。3、出现黄疽多,约占4/5以上,多数患者为深度黄疽目伴有皮肤瘙痒等。4、其体征特点是,肝肿大,有轻度压痛,但随病情的改善会很快消失。5、消化道症状严重,表现食欲极其减退,频繁呕吐,腹胀,出现腹水。6、迅速出现肝性脑病表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7、出现肝臭气味,肝呈进行性缩小,肝功能明显异常,酶胆分离,白/球蛋白倒置。妊娠合并肝炎危害严重,专家表示,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迈入正常健康的生活。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