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硬化

中医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三大原则

2016-01-19 A +

“肝硬化”为西医病名,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应依据其症状和体征而定。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从“胁痛”“积”论治,失代偿期有腹水征则按“臌胀”辨析。

(1)快速治疗肝病: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多以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肝郁脾虚型:多属早期肝硬化患者,并见胃纳减少,胸腹闷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黄,入暮可有足趺微肿,舌色或暗红或淡,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脉象虚弦,重按无力。

(2)治则:早期肝病的中医治疗多以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水湿内阻型: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症见腹胀如鼓,快速治疗肝病按之坚满,或如蛙腹,两胁胀痛,胸闷纳呆,恶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弦细。

(3)治则:早期肝硬化的中医治疗多以疏肝理气,活血消积。

气滞血瘀型:多见于肝硬化代偿期,亦可见于失代偿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外,尚有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质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