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会引起暂时性的肢体麻痹、偏瘫、失语、失明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错乱、昏迷等症状的发生,还会危害胃肠道,鉴于急性肾衰竭有这么多的危害,很多人也会感到异常的害怕,那是因为患者不知道这个疾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说一下。
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1.少尿期的治疗少尿期常因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和并发感染等导致死亡。故治疗重点为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潴留,供给适当营养,防治并发症和治疗原发病。
(1)卧床休息:所有明确诊断的患者都应严格卧床休息。
(2)饮食:能进食者尽量利用胃肠道补充营养,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酌情限制水分、钠盐和钾盐。早期应限制蛋白质(高生物效价蛋白质0.5g/kg),重症患者常有明显胃肠道症状,从胃肠道补充部分营养先让患者胃肠道适应,以不出现腹胀和腹泻为原则。然后循序渐进补充部分热量,以2.2~4.4kj/d(500~1000kcal)为度。过快、过多补充食物多不能吸收,易导致腹泻。
(3)维护水平衡:少尿期患者应严格计算24h出入水量。24h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显性失液量系指前一天24h内的尿量、粪、呕吐、出汗、引流液及创面渗液等丢失液量的总和;不显性失液量系指每天从呼气失去水分(为400~500ml)和从皮肤蒸发失去水分(为300~400ml)。但不显性失液量估计常有困难,故亦可按每天12ml/kg计算,并考虑体温、气温和湿度等。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每小时失水量为0.1ml/kg;室温超过30℃,每升高1℃,不显性失液量增加13%;呼吸困难或气管切开均增加呼吸道水分丢失。内生水系指24h内体内组织代谢、食物氧化和补液中葡萄糖氧化所生成的水总和。食物氧化生成水的计算为1g蛋白质产生0.43ml水,1g脂肪产生1.07ml水和1g葡萄糖产生0.55ml水。由于内生水的计算常被忽略,不显性失水量计算常属估计量,致使少尿期补液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为此,过去多采用“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补液原则,以防止体液过多。但必须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因素,以免过分限制补液量,加重缺血性肾损害,使少尿期延长。
下列几点可作为观察补液量适中的指标:
①皮下无脱水或水肿现象。
②每天体重不增加,若超过0.5kg或以上,提示体液过多。
③血清钠浓度正常。若偏低,且无失盐基础,提示体液潴留。
④中心静脉压在0.59~0.98kpa。若高于1.17kpa提示体液过多。
⑤胸部x片血管影正常。若显示肺充血征象提示体液潴留。
⑥心率快、血压升高,呼吸频速,若无感染征象,应怀疑体液过多。
(4)高钾血症的处理:最有效的方法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若有严重高钾血症或高分解代谢状态,以血液透析为宜。高钾血症是临床危急情况,在准备透析治疗前应予以紧急处理,方法为:
①伴代谢性酸中毒者可给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
②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以拮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③25%葡萄糖液500ml加胰岛素16~20u静脉滴注,可促使葡萄糖和钾离子等转移至细胞内合成糖原。
④钠型或钙型离子交换树脂15~2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100ml口服,3~4次/d。由于离子交换树脂作用较慢,故不能作为紧急降低血钾的治疗措施,对预防和治疗轻度高钾血症有效。1g树脂可吸附1mmol钾离子。此外,防治高钾血症的措施还有限制高钾的食物、纠正酸中毒、不输库存血,并及时清除体内坏死组织,尤其对挤压伤患者,如出现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应细心检查深部坏死肌肉部位,只有清除坏死组织,才能控制高钾血症。上述措施无效,血k仍>6.5mmol/l时应透析治疗。
(5)低钠血症的处理:低钠血症一般为稀释性,体内钠总量并未减少,因此仅在<120mmol/l或虽在120~130mmol/l但有低钠症状时补给。应用3%氯化钠或5%碳酸氢钠,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先补半量后酌情再补剩余量。(6)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补钙可用10%葡萄糖酸钙,高磷血症应限含磷物食,并可服用氢氧化铝或磷酸钙。
(7)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对非高分解代谢的少尿期患者,补充足够热量,减少体内组织分解,一般代谢性酸中毒并不严重。但高分解代谢型代谢性酸中毒发生早,程度严重,可加重高钾血症,应及时治疗。当血浆实际碳酸氢根低于15mmol/l,应予5%碳酸氢钠100~250ml静脉滴注,根据心功能情况控制滴速,并动态随访监测血气分析。对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应尽早做血液透析较为安全。
(8)应用速尿和甘露醇:少尿病例在判定无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后,可以试用速尿。速尿可扩张血管、降低肾小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并调节肾内血流分布,减轻肾小管和间质水肿。早期使用有预防急肾衰的作用,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每天剂量一般为200~400mg静脉滴注,1~2次后无效即停止继续给药。既往曾有报道每天超过1g剂量,如此大剂量速尿对肾实质可能有损害,过多依赖速尿可增加耳源性毒性。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已普遍应用,对利尿无反应者有透析指征时应早期透析。
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药可应用于挤压伤病例的强迫性利尿,但对已确诊为少尿(无尿)患者停止使用甘露醇,以免血容量过多,诱发心力衰竭、肺水肿。
(9)抗感染治疗:开展早期预防性透析以来,少尿期患者死于急性肺水肿和高钾血症者显著减少,而感染则成为少尿期主要死亡原因。常见为血液、肺部、尿路、胆管等部位感染,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对肾脏无毒性作用的抗生素治疗。并注意在急性肾衰时抗菌药物的剂量。
(10)营养支持疗法:急性肾衰患者特别是败血症、严重创伤等伴有高分解代谢状态,每天热量摄入不足,易导致氮质血症快速进展。营养支持可提供足够热量,减少体内蛋白分解,从而减缓血氮质升高速度,增加机体抵抗力,降低少尿期死亡率,并可能减少透析次数。营养补充尽可能部分利用胃肠道循序渐进的增加热卡;但重度患者由于常有消化道症状或因外科手术后,故部分或全部热卡常需经静脉补充。一般能量供给按30~35kcal/(kg?d)计算(1cal=4.18j),严重高分解代谢患者则给予40kcal/(kg?d),其中以高渗葡萄糖提供约2/3热量,由脂类供应1/3,由于arf患者常伴有糖代谢紊乱,高分解状态易引起机体对胰岛素的拮抗、肝葡萄糖产生增加以及对葡萄糖转化为糖原的能力减退,这些均增加高糖血症,故若接受25%~5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可很快产生或加重高糖血症[通常机体对每天逐渐增加葡萄糖的葡萄糖耐受量为0.5g/(kg?h)而不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因此可酌情从10%~15%开始,均匀等量给予,并密切随访血糖浓度。但急性肾衰患者能否负荷乳化脂肪及其用量极限,均需进一步研究。
相信大家知道了这样的治疗方法之后,应该可以提高患者们的信心吧。所以,当你出现了相关的疾病症状之后,你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因为这个病的治愈程度跟你是否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到医院治疗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你一定要注意有了疾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做检查,如果真的患上这样的疾病,你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你应该保持积极地态度,积极与病魔作斗争。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