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应注意与位置性眩晕,迷路瘘管,前庭神经炎面板有眩晕的突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药物中毒,病毒性迷路炎,外淋巴瘘,颅底凹陷症,cogan综合症,听神经瘤,多发性硬化以及耳梅毒等引起的继发性膜迷路积水相鉴别。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由nadol等和wolfson首先于1975年报告。该病的特点为:在患者单侧或双耳严重耳聋1年或数年后,出现发作性眩晕。虽然耳聋和眩晕出现的时间间隔不恒定,但两症状间有头部外伤,由腮腺炎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迷路炎,慢性中耳乳突炎,脑膜炎,白喉,麻疹,以及儿童早期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本病用脱水剂lasix可减轻症状,颞骨病理检查中证实为膜迷路积水。若病耳已无实用听力,可作前庭损毁术或前庭神经切断术。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