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痔疮

中医认为肛肠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2015-12-30 放心医苑网 A +

(1)久坐、久站、久行或负重过度

《外科正宗》有:“夫痔者……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此患不论老幼男妇皆然”。根据调查,久站工作的理发员、售货员,久坐的干部、司机,长期负重的搬运工患痔疮者最多。这与血液瘀积于下,气血不畅有关。

(2)饮食不节、便秘或腹泻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外科正宗》曰:“夫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大量饮酒嗜食辛辣及芥末、胡椒、大蒜等,易使肠胃产生湿热,浊气瘀血下注于肛门发生痔疮,习惯性便秘或喜欢在厕所看书报的人,因用力排便或下蹲过久,也容易使直肠肛门发生瘀血而添发痔疮;如便时用力努责,或久泻久痢,气虚下陷,则易形成脱肛;或内蕴温热,大便秘结,粪块干硬,排便时用力,擦破损伤肛门皮肤及皮下组织等,则易累患肛裂。

(3)妇女妊娠

妇女妊娠后随胎儿一天天长大,直肠肛门部位易受到胎儿的压迫而血行瘀滞,大便排出困难,再加上分娩时用力,致妊娠后患痔疮、肛裂的特别多;如是体质较虚弱的妇女,特别是多次分娩后,气血亏损,中气下陷,则易引发脱肛。

(4)房事过度

行房时会引起会阴部充血,所以房事过度或忍精不泻也可以加重直肠部充血,气血壅滞,成为痔疮的诱因。

(5)感受湿、热、风、燥邪气

《河间六书》指出:“盖以风热不散,谷气流溢,传于下部,故令肛门肿满,结如梅李核,甚者乃变为瘘也”。湿、热、风、燥等邪气致气血凝滞于肛肠肌肉之间,经络阻塞不通,可引起痔疮;郁久化热,热壅肉腐,肉腐则成脓,会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如热结成痈致肛门皮肤发生溃疡或形成瘘管,加上粪便刺激,则又易形成肛裂。

(6)遗传因素

《薛氏医案》指出:“痔疮之症或禀受胎毒……”。调查显示痔疮有在同一家族中比较集中发病的现象,反应出痔与遗传因素有关。

(7)久病体虚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肛肠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体,而内在的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失调也能引起肛肠病的发生,即“有诸内必行诸外”。如久病不愈,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五脏虚损,特别是脾肾气虚,不能收摄固脱,常常引发脱肛,《医学入门》指出:“肛门脱出,非虚而何”;气血不足,肛门脓肿溃而不敛,久而能形成肛瘘;久泻、久痢、久咳也容易使气虚下陷,直肠肛门瘀血而添生痔疮,如《医宗金鉴》所说:“有久泻、久阁而生痔者”,“久病咳嗽而后生痔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