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瘫痪

周期性瘫痪初期症状

2015-12-30 放心医苑网 A +

1.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

起病于青年(15-25岁),男多于女。少数可有家族遗传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长期休息后剧烈劳动、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多、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均可诱发。多在夜间发病,醒来时发现躯干和肢体肌肉瘫痪。

在严重病例,颅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膈肌、呼吸肌、膀胱括约肌、心肌等均可受累。轻症者仅累及两下肢,近端严重,发作前及发作进可有烦渴及多汗。

除肢体瘫痪外,腱反射减弱或丧失,但个别病例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均存在。受脶肌肉的电兴奋性减弱或消失,与损害程度平行。深浅感觉正常,但少数病例可有感觉异常。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即可逐渐恢复。但短者仅数分钟即可恢复,发作频度因人而异,多者一天数次,少者一生中仅1-2次。40岁以后发病者逐渐减少,直至停发。

2、高钾性周期性瘫痪少见。

(1)常在10岁前起病,30岁以后可停止发作,男女等同发病。

(2)剧烈运动后卧休、寒冷和服用钾盐能诱致发作。

(3)临床表现同低钾性瘫痪,但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肌肉疼痛和痉挛。

(4)部分病例面肌、舌肌有肌强直,故又称强直性周围性瘫痪。

(5)发作时血清钾在5mmol/l,(5meq/l)以上,心电图有高钾改变。

3、正常钾性周期性瘫痪少见。

(1)临床表现同低钾性瘫痪,但持续时间较长(常在数日以上,甚至数周)。

(2)血清钾正常,用钾盐治疗无效。

(3)部分病人平时嗜盐,减盐或给钾盐诱发或恶化症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