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d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痴呆相同,主要目的是提高认知功能,解除精神行为症状和改善社会生活能力。然而,lbd的临床表现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精神行为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比较突出,往往成为治疗的主要关注点。针对这两类症状的治疗药物,在药理机制上常有矛盾,有时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比如说,抗pd药物常可诱发精神症状,而抗精神病药物又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因此,在药物的选用上需要权衡利弊。对于pd症状的治疗可选用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剂量调节。对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可选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较小的药物,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可选用奋乃静、舒必利等。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选用维思通、奥氮平、喹肽平等,这类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更少,适用于lbd的精神症状的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也极少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但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或缺乏,而且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比较强,可加重或诱发意识模糊和跌倒,故应谨慎使用。即便是抗pd药物诱发或加重的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都能有效地控制,而且在抗精神病药治疗时不必停用抗pd药(有时可能要减少剂量)。这一治疗方法的改进显著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lbd认知功能的治疗研究,目前还主要限于案例报道。由于主要的诊断分类系统都没有lbd的诊断标准,事实上治疗ad认知功能的药物实验都将lbd病人纳入研究对象。据报道,目前疗效比较肯定的对症治疗药物如胆碱脂酶抑制剂对lbd的认知症状有一定疗效,因为lbd病人也存在明显的胆碱能缺陷。有关lbd的认知功能治疗效果尚有待于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