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肾炎

赖诺普利对进展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

2015-12-22 放心医苑网 A +

9月10日日本大阪shionogi研究实验室的shinosakit及其同事就赖诺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利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通过给单侧肾切除大鼠单次注射识别thy-1.1抗原的e30单克隆抗体(e30)诱导而成。

e30注射8周时可引起大鼠持续的大量蛋白尿,伴有肾小球基底膜(gbm)阴离子电荷位点的减少。同时,e30处理大鼠的肾组织显示出典型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赖诺普利发挥了有效的抗蛋白尿作用,并抑制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赖诺普利可恢复减少的gbm阴离子电荷位点。免疫组化检测结蛋白显示赖诺普利治疗可阻止发生于慢性肾炎阶段的肾小球上皮细胞(gecs)损伤。同时,赖诺普利可减少肾皮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的基因表达水平。这表明赖诺普利可改善细胞外基质(ecm)的代谢。

shinosaki等总结认为,这些结果表明在thy-1.1抗体诱导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蛋白尿与gbm上阴离子电荷位点减少有关,赖诺普利的抗蛋白尿作用可归因于其对gec损伤的保护作用,而赖诺普利防止肾组织中ecm沉积的作用则可归因于tgfβ和pai-1表达的抑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