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生化特征,原醛症有五种类型:
1.肾上腺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adenoma,apa)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并分泌醛固酮的良性肿瘤即经典的conn综合征。是原醛症主要病因,临床最多见的类型,占65%~80%以单一腺瘤最多见,左侧多于右侧;双侧或多发性腺瘤仅占10%;个别患者可一侧是腺瘤,另一侧增生。瘤体直径1~2cm之间,平均1.8cm重量多在3~6g之间,超过10g者少见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有明显边界,切面呈金黄色,腺瘤主要由大透明细胞组成这种细胞比正常束状带细胞大2~3倍。光镜下显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网状带或致密细胞以及大小不同的“杂合细胞”“杂合细胞”表现了球状带和束状带细胞的特点,有些腺瘤细胞可同时存在球状带细胞弥漫性增生电镜下瘤细胞的线粒体嵴呈小板状显示球状带细胞的特征。醛固酮瘤的成因不明,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acth的昼夜节律呈平行而对血浆肾素的变化无明显反应此型患者其生化异常及临床症状较其他类型原醛症明显且典型。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hyperaldosteronismiha)简称特醛症即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占成人原醛症10%~30%,而占儿童原醛症之首。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病理变化为双侧肾上腺球状带的细胞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的皮质可见微结节和大结节。增生的肾上腺体积较大,厚度重量增加,大结节增生于肾上腺表面可见金色结节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黄豆,结节都无包膜,这是病理上和腺瘤的根本区别光镜下可见充满脂质的细胞类似正常束状带细胞。结节大都呈散在分布也可呈簇状特醛症的病因还不清楚。特醛症组织学上具有肾上腺被刺激的表现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并无突变但该基因表达增多且酶活性增加。有的学者认为特醛症的发病患者的球状带对atⅱ的过度敏感,用acei类药物,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还有的学者提出特醛症发病机制假说: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血清素能神经元的活性异常增高,刺激垂体产生醛固酮刺激因子(aldosteronestimulatingfactorasf)β-内腓肽(β-endorphinβ-end)和α-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过多,致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分泌大量的醛固酮研究还发现,血清素拮抗药赛庚啶可使此种类型患者血中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血清素活性增强可能与本症的发病有关。但尚无证据表明前述任何一种前阿片黑素促皮质激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产物在特醛症患者血循环中达到可刺激球状带细胞功能的浓度特醛症患者的生化异常及临床症状均不如apa患者明显,其中血醛固酮的浓度与acth的昼夜节律不相平行。
3.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aldosteronism,gra)又称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dexamethasonesuppressiblehyperaldosteronism,dsh)自1966年suther-landdja等报道第一例以来至1990年国外文献报道了50余例,国内也有个例和家系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醛症,约占1%多于青少年起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性,家族性者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肾上腺呈大小结节性增生,其血浆醛固酮浓度与acth的昼夜节律平行。本症的特点是外源性acth可持续刺激醛固酮分泌,而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抑制醛固酮的过量分泌,并使患者的血压血钾和肾素活性恢复正常。其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编码醛固酮合成酶的基因和编码11β-羟化酶的基因发生非对等交换,并产生了一个新的嵌合基因,嵌合基因的5′端为11β羟化酶受acth调节的序列,其3′端则为醛固酮合成酶的编码序列嵌合基因转录翻译产物具有醛固酮合成酶的活性,但因其5′端含有受acth调节的序列,可导致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受acth的调节并主要在束状带表达。当使用外源性皮质激素时,因反馈抑制了垂体acth的分泌,嵌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醛固酮的分泌也降低故给患者外源性地塞米松,可较满意地控制病情。
4.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rimaryadrenalhyperplasiapah)约占原醛症的1%kater等在1982年发现有4例介于apa和iha之间的病例其病理形态上与iha相似可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但其生化改变与apa相似。本症对螺内酯治疗有良好的反应肾上腺单侧或次全切除可纠正醛固酮过多的症状和生化异常
5.醛固酮生成腺癌(aldosterone-producingcarcinomaapc)它是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alcorticalcarcinoma)的一种类型,约占原醛症的1%~2%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以30~50岁多发
在文献中也有将异位醛固酮分泌腺瘤和癌(ectopicaldosteroneproducingadenomaandcarcinoma)归入原醛症中的一个类型,极为罕见,可发生于肾脏肾上腺残余组织或卵巢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