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肾病

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死亡和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病理预测因素

2015-12-22 放心医苑网 A +

微量免疫坏死性肾小球肾炎(ping)表现形式多样,预后各异。希腊雅典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的kapitsinoupp及其同事就肾活检时临床病理学发现是否可预测疾病的预后进行了研究。

科研人员收集了72例经肾活检证实为ping的患者。他们应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价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或新发esrd(肾活检后)的危险因素。

他们发现,在随访的305人-年期间,11例患者死亡,13例发展为esrd,16例患者死亡或发展为新的esrd。在肾活检后的3个月内就诊的患者中,5年死亡率为20%,而死亡或新的esrd发生率为34%。

单变量分析显示,老年、肌酐清除率低、红细胞沉降率、异常肾小球百分比、纤维新月体肾小球和球样硬化肾小球是死亡的预测因素,而胞浆染色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于esrd,预测因素包括:肌酐水平较高、低血色素、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坏死、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异常肾小球百分比、毛细血管外增生肾小球、细胞性新月体和球性肾小球硬化。对于死亡或新的esrd,预测因素相似。

对基础肌酐水平进行校正后发现,球样硬化每增加10%,esrd危险性增加1.78倍(95%可信区间:1.23~2.58);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每增加10%,esrd危险性增加1.47倍。

kapitsinou等总结认为,在肾活检中,球性肾小球硬化和新月体是ping长期预后的明显预测指标。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