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治疗乙肝 中医有三宝(1)

2015-12-16 互联网 A +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危害。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可能出现疲惫厌食、腹胀等症状,因此治疗乙肝是每个患者的梦想。那么如何治疗乙肝呢?中医在治疗乙肝方面主要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治疗乙肝方法。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一、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临床研究也发现,湿热阻滞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医临床证型。溪黄草、茵陈蒿等众所周知能治疗乙肝的中草药,就是针对湿热的。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湿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等。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卤陈蒿、板蓝根、田基黄、鸡骨草、布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