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及糖尿病,我们就会想到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糖尿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最新研究发现—新型激素或将根治糖尿病。 新闻背景:近日,英国某杂志网站报道称,美国生物学家在老鼠肝脏内新发现一种激素,它能够刺激胰腺中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生长,并且人体肝脏内也同样存在这种激素。这一最新发现有可能帮助糖尿病人摆脱每天都要注射胰岛素的苦恼。 据报道,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结合胰岛素受体并能阻断胰岛素效应的肽,诱导出老鼠体内的抗胰岛素性,从而鉴定出名为betatrophin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导致老鼠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的激增。实验表明,注射了betatrophin的8周龄老鼠,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平均增加了17倍。 丹麦干细胞中心的行政主任表示,鉴定出betatrophin能以惊人的效率刺激小鼠β细胞增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它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并阐明β细胞增殖的潜在机制提供了起点。 最为关键的β细胞营养因子
糖尿病有着漫长的历史,这种疾病的问题在于患者体内不能利用重要能量葡萄糖,以致有大量的葡萄糖堆积在血液中,造成血管病变及病菌滋生。胰岛素作为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其相对和绝对不足则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分泌的减少也往往与β细胞数量的减少密切相关。病理学研究显示,当患者被诊断为型或型糖尿病时,β细胞数量已分别减少70%~80%和25%~50%。 中国专家表示,细胞营养因子往往是维持某一类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关键细胞因子,缺乏这类因子,则会使特异细胞因退化死亡而无法获得必要的补充,最终导致特殊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而言,如果β细胞营养因子缺乏,也会使β细胞数量不足、功能丧失,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进行性β细胞功能减退直至β细胞功能衰竭,是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β细胞功能障碍在糖耐量受损前就已出现,而且在患者被诊断为型糖尿病并接受治疗后,病情仍会持续发展。β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病情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随着科学家对型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探索发现,给糖尿病人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有的病人血糖明显下降,而另一些病人则效果不明显,因此,胰岛素抵抗就成为糖尿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专家看来,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作用的受体和受体后过程功能不足导致,因此多种设法提高胰岛素受体功能和受体后信号敏感性的药物被先后开发出来。但不幸的是,这些药物总是经常会出现耐受性,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过,美国科学家的这项最新研究发现,又给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因为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来自肝脏和脂肪组织细胞分泌的激素,而这种betatrophin激素竟然就是β细胞专用营养因子。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