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毒”理论

2015-12-11 放心医苑网 A +

扩张型心肌病属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扩张型心肌病形成与病毒或自身免疫性、酒精性或中毒性、家族性或遗传性等因素有关,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多见。

不少专家认为,扩张型心肌病与心肌炎是同一种损伤的不同阶段,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新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还是扩张型心肌病,柯萨奇病毒感染率率可高达50%。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心肌细胞内病毒复制,导致病毒持续感染,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近年来,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扩张型心肌病有了不少改观,但仍然维持在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延缓病情进展上。

回顾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也不外乎补益心气,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益气养阴等方面,没有带来突破性进展,其原因就是缺乏对形成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外感毒邪”与“内生毒邪”是本病形成及迁延不愈,变证丛生的关键因素,在治疗上当用解毒、排毒、抗毒的方法,给毒以出路,提高机体自身解毒能力以抵制毒邪对机体的损伤,收到良好疗效。

一、初期邪入,清除病原,修复心肌损伤,阻断病变进展。

中医学无心肌病之名,《温卜“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本病可归属于中医“温并胸痹、心悸”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界对本病的研究颇多,从因机证治,有效方药、剂型改善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尝试。

临床研究总体结论,本病中医辩证与西医发病机理存在诸多吻合之处,如急性感染期,多为温毒淫心,出现高热、咽痛、全身酸痛、心悸、心烦或恶心呕吐、腹泻,脉数结代,舌红苔白等热象,以清热解毒为大法,药用音画、连翘、黄连、蒲公英。板蓝根、知母、玄参等。

、此期重在祛邪外出,气虚者可酌加补气药黄芪、党参、人参等,但剂量不宜过大;脉数较重者则加用一些减慢心率的药物,如酸枣仁、柏子仁、党参、龙骨等,本病发病关键在于正气不足,邪毒伤心,我院自拟“心肌活力饮、心肌康泰”等方药,由于以黄芪为主药,临床疗效显著,与现代我国医药市场上颇为走俏的生脉饮更胜一筹,动物实验等也充分证明这一点。

近代药理研究,黄芪、黄连、连翘等药,有明显杀伤病毒或抑制病毒吸附或抑制病毒增生而具有抗柯萨奇B组3型病毒的作用,黄芪对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在淋巴细胞中可诱发γ-干扰素,增强心肌细胞抗病毒能力,此外还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大量临床实验资料证明,黄芪对心肌炎的治疗具有抗病毒和保护心肌作用,在心肌炎和心肌病的治疗中是一种不可或缺也不可多得的“上品”。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