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关心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有哪些?
通常,在安静状态下人的心率若低于60次/分即可被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在临床上,心率低于60次/分的人是否会出现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关。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根据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可将其主要分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它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心动过缓多见于长期从事体力工作的人、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年轻人,也可见于睡眠中的正常人。
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心动过缓大致是由心外因素和心内因素两种原因导致的:
心外因素包括:①患有脑血管疾病、脑瘤等疾病的人,可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心动过缓;②患有胃扩张、肠梗阻、胆石症、颈部或纵隔肿瘤等疾病的人,可反射性地导致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而出现心动过缓;③使用某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药物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④患有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脑垂体功能减低等)、高钾血症或处于低温状态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⑤处于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麻疹等)恢复期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⑥遗传因素可导致心动过缓。这些都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中最主要的。
心内因素包括:患有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处于下壁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人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主要看其症状的程度以及引发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只要消除了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患者的心率自然会恢复正常。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