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窦房传导阻滞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窦房传导阻滞疾病概述

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部分或全部不能到达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一次或接连两次以上停搏的,称为窦房传导阻滞(sino-auricularblock),是较少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急性窦房传导阻滞的病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洋地黄或奎尼丁类药物作用和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慢性窦房传导阻滞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原因不明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电图表现为显著延长的pp间距,其长度两倍或数倍于基本窦性心律中的pp间距。延长的pp间距间常可见房室交接处逸搏。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呈文氏现象时可见pp间距逐次缩短,继以显著延长,长间歇后pp间距相对延长,再逐次缩短,周而复始。ⅲ度窦房传导阻滞时p波消失,出现逸搏心律。

窦房传导阻滞与显著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暂停和窦性心动过缓的鉴别,在于心电图上pp间距的规律性。

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临床意义与治疗措施,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仿(参见"窦性心律失常")。洋地黄或奎尼丁类药物引起的窦房传导阻滞,为毒性反应,应停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