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2005年8月2日出版的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对患有严重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患者行室间隔切开修补术,不仅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够延长其生存时间。研究的结果基于一个包含了1337名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而得出。
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hcm)以心肌的进行性肥厚而得名,来自mayo临床中心的steverommen在接受heartwire采访时指出:“这一疾病在运动员中的发生率大约为1/500,并且是导致年轻运动员死亡的首要原因。它与遗传有关,平均诊断年龄为30-40岁之间。通常的症状包括气短,胸部憋闷,严重时会出现轻微的头痛。在体检时可以发现心脏的杂音,另外心电图也会有异常显示。
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是hcm需要手术的重要指征,室间隔切除修补术可以移去室间隔中影响血流流出的肌肉块。此项手术在mayo临床中心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被认为是缓解症状的最佳治疗,但其对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尚未可知。此次研究旨在明确此手术是否能够延长生存期限。
研究连续观察了数位hcm的患者,其平均年龄为45.3±20岁,并被分为三组:
·手术治疗组,n=289.
·未手术但有梗阻组,n=228.
·无梗阻症状组,n=820.
平均随访年限为6.2±6年。
感觉更好,活得更长
手术切除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在术前共有255(89%)名患者的nyha分级在3-4级,而术后则仅有12(6%)这样的患者。
手术组的死亡率与非梗阻群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年龄和性别不同也不会对死亡率造成影响。
与非手术但有梗阻的hcm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率更高。在10年期时,39%未行手术的梗阻性hcm患者死亡,但手术组的死亡率仅有17%。
作者指出:“目前的研究为手术治疗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的优势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最佳的手术时机是在患者还年轻时,所有有室间隔切除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都可以从手术中获益,它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延长生存期,因此,即使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也应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至少不会让生存率继续恶化,相反,通常能够让患者活得更长。”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