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克山病

急型克山病应如何治疗?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该病特点为发病急骤,心源性休克和病死率高,治疗以抢救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心衰为主,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1)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全身代谢,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无明显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及心率的作用,并可使血压缓慢上升并维持稳定,改善活性氧代谢平衡,起保护生物膜的作用。首剂5—10g静脉推注或加入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2~3小时重复一次,病情好转后改为6~8小时重复一次,每日总量不超过30g(小儿<15g),持续3~7日。

(2)扩容:心源性休克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须紧急扩容治疗。常用5~10%葡萄糖或极化液1000~1500m1/日。须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

(3)亚冬眠疗法:可使患者保持安静以减少心肌氧耗而减轻心脏负担,冬眠药能降温、降低代谢率、扩张冠脉、促进心肌代谢。用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哌替啶50mg(小儿各0.5~l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地西泮20mg,小儿0.25~0.5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轻症1次即可,重症可维持2-3天。

(4)抗心衰治疗:短效洋地黄制剂可用于急型克山病的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时,若大剂量维生素c、亚冬眠疗法及有效扩容后6小时血压仍不升者,可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或激素等。重症患者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滴。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也可试用于临床。心衰患者,出现心排出量下降、外周组织灌注不足及肺循环淤血时,可应用acei类、钙拮抗剂等扩张动脉以降低后负荷,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以降低前负荷。肺水肿患者,应加用呋塞米20—40mg,吗啡或哌替啶也可使用,但小儿应慎用。

(5)抗心律失常治疗:大多数心律失常患者可在有效积极治疗后4小时内恢复正常。若心衰控制后心律失常仍存在,或心衰恶化合并有心律失常者,应及时治疗。室早二联律或三联律的患者可用普鲁卡因胺;室速时则用利多卡因处理。

在急型克山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血压、脉搏、面色、尿量和神志改变,注意电解质平衡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