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中医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中医注重未病先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对心律失常的预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七情内伤

中医认为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七情之中,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喜为心志,笑为心声,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若长期忧郁、惧怕、悲伤、忧愁,则易气机失调而致病。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则可避免情志为害,减少发病。故应做到豁达乐观、清心寡欲、怡情悦志,以修身养性使心境平和。有病的人宜移情易性,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2)选择适当的居住环境

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体,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影响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健康长寿。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有洁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良好的植被,保证室内采光合理,通风良好,物品摆放整洁。

(3)有合理的起居作息

起居有常是养生的基本要求,要保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做到起卧有时,生活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养神气,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衣着调摄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着衣制装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并把握适度,衣着应宽松,质地宜柔软,使其具有防护、保健作用。并注意寒暑变化,防止外邪侵袭。

(4)劳逸适度

劳逸适度是保证机体气机通畅,血脉调达,五脏安和的重要环节。贪逸无度,过度劳累,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而致病。轻症患者可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活动及高强度锻炼。重症患者不应过度劳累,应卧床休息,或适度做保健活动。

(5)饮食适宜

饮食要全面调配,因人而宜,五味调合,营养全面。就餐注重定时、定量、卫生,少食多餐,注重避免过度油腻肥甘、厚味、生冷。多食益气养血、益心气、养心阴的食品,如小米、大枣、莲子、山药、红糖、龙眼、胡桃等。同时戒烟限酒。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