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于湿热的病人:
主要表现有下腹坠痛、腰骶酸痛、阴中灼热感,白带增多且臭秽,颜色黄稠或黄白相兼,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常伴痛经,或低热,或盆腔有包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此型可选用以下方剂煎服:
方一黄柏、苍术、薏苡仁、茵陈蒿、栀子、蒲公英、败酱草、柴胡、茯苓、青皮、木香。
方二龙胆草、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生地、甘草、当归、川楝子、延胡索。
方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五灵脂、蒲黄、桃仁、木香、延胡索。
偏于脾肾两虚的病人:
表现为小腹冷痛、腰脊酸痛,白带增多无臭味,绵绵而下,色清质稀,神疲倦怠,四肢欠温,舌淡,脉沉细。可选用以下方剂内服:
方一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棕榈、荆芥、小茴香、乌药、沉香、肉桂。
方二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杜仲、山药、泽泻、丹皮、肉桂、延胡索、金樱子、芡实。
提醒:盆腔炎治疗要彻底
偏于气血两虚的病人:
少腹、小腹疼痛,经后尤甚,白带不多,质黏有异味,月经失调、经量偏少且黑,盆腔有包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者,偏于气血两虚。此类病人可用以下两种方剂治疗:
方一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首乌、丹皮、败酱草、蒲公英、连翘、延胡索、田七。
方二党参、茯苓、当归、首乌、赤芍、救必应(别名:白银树皮、九层皮、白兰香、熊胆木,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的树皮)、半枝莲、蒲公英、葛根、五灵脂、蒲黄。
采用以上方剂内服治疗的同时,也要采取一些具有消炎、解痉、镇痛作用的外用法:
柴胡、川楝子、香附、桃仁各10克,延胡索、败酱草、连翘各12克,蒲公英20克,薏苡仁30克,红花6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降温至35℃~39℃之间,每晚睡前灌肠1次(月经期停用)。
大黄10克,金银花、贯众各12克,败酱草30克,薄荷、荆芥各6克,煎水坐盆熏洗外阴。
粗食盐1000克,炒热用布包起,于睡前敷小腹部,每天1次(月经期停用)。
专家提醒:患盆腔炎后,要保持心情愉快,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保持阴部的清洁卫生,做好妇女保健工作,定期做妇科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都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