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感冒

感冒药被指危害儿童 副作用可致命

2015-11-24 放心医苑网 A +

近日,一则关于感冒药的海外报道在国内引发巨大关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不少儿童家长也为此忧心忡忡。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3月1日报道,英国政府下属的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中心(mhra)在2月28日晚宣布,其针对69种常用儿童感冒咳嗽药进行的评估显示,“这些药物没有明显的疗效”,反而“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幻觉以及干扰睡眠等副作用”,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mhra援引报告称,近期至少有5名两岁以下儿童因服用此类感冒药而死亡,而且有超过100个出现有害反应的严重病例,部分儿童需送院治疗。mhra提醒公众警惕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的15种成分,正是这些成分带来了危险的副作用。这些成分包括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的伪麻黄碱、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塞洛唑啉;抗组胺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抑制咳嗽的右美沙芬、福尔可定以及用于除痰的愈创甘油醚、吐根剂等。

mhra表示,为避免给儿童造成更大伤害,建议不让6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这15种成分的药物,6至12岁儿童亦应在征询药剂师意见后才能服用。让中国家长担忧的是,国内出售的的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这15种成分,比如新康泰克、白加黑、感叹号等。孩子感冒了该怎么办?这些药还能不能吃?如何保证孩子的用药安全?有关专家表示,儿童感冒用药不同于成人,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用药安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家长也不用过于恐慌,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美国也曾发布警示信息国内尚无严重不良报告

其实感冒药物对儿童的副作用早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据健康863网的疾控专家介绍,早在2007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就曾公布,在2004年和2005年,至少有1500名2岁以下儿童服感冒药后出现惊厥及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副作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则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不要服用止咳和抗感冒药物,6岁以下的儿童谨慎使用。一些制药商因此曾主动召回市场上出售的14种非处方药类儿童感冒药。

英国mhra此次公布的报告再一次证实了儿童服用感冒药的风险。但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儿童因为服用感冒药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临床上发现的主要是一些心慌、恶心呕吐以及头疼等不良反应。

儿童对感冒药物更为敏感需特别警惕三类成分

感冒药之所以会对儿童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与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有关。专家指出,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感冒药可选择的品牌较少。目前常见的儿童感冒药多数是基于成人感冒药基础上生产的。而儿童感冒用药不同于成人,儿童因肝、肾等功能发育尚无完全,对药物反应尤为敏感,成人用药的某些成分对于儿童来说往往具有更大的伤害,或体质上不能承受。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感冒药、咳嗽药,除了纯中药外,西药、中西合璧的中成药,基本都含有英国mhra警示的15种成分中的一两种。其中对儿童伤害最大的主要有三类成分,第一类是含伪麻黄碱、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等成分的减低充血类药物,其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可能造成心悸、心律失常;第二类是含苯海拉明等成分的抗阻胺药,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第三类是含右美沙芬等成分的止咳类药物,可引发脑损伤、心跳不规则、呼吸抑制等。儿童服用含这三类成分的感冒药物需特别谨慎,切不可随便服用或超剂量服用。

家长应纠正不良用药习惯婴幼儿最好减少用药

儿童服用感冒药物必须慎之又慎。但现在不少家长喜欢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药,滥用抗菌药、退热药、中成药等感冒药物的情况比较常见,这无疑加大了用药风险。专家表示,感冒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概一周左右会自愈。儿童如果只是轻微感冒,能不用药尽量别用药,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要服用止咳和抗感冒药物。

专家建议感冒症状较轻的孩子可采取多喝水、多休息、勤通风等自然疗法,并可采取一些物理方法,比如物理降温、用盐水软化鼻腔分泌物、清除鼻腔堵塞等,缓解感冒症状。如果孩子感冒较为严重,家长也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症状、年龄等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切不可自己凭经验盲目行事。

“是药三分毒”,药物完全没有副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大可不必因噎废食,但注意相关的用药安全,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把风险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