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各类人群均可患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然后进行正确的中暑预防保健,那么这样做到中暑预防保健呢?
1.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如家中未安装空调,则可以借助商场或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使用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到32.2摄氏度(90华氏度)以上,电扇则无助于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生。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更加有效;
6.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
7.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8.预防措施夏季天气炎热时,老年人要安排好体育健身的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进行。每运动50分钟后至少休息10分钟。饭后要有适当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安排好饮食营养,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供给量,增加维生素(b1、b2、c)的补充量等。补充淡盐水,采取少量多次饮用的原则,禁止一次暴饮。9.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10.虽然各种人群均可受到高温中暑影响,但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发生危险,应格外予以关注。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在高温天气应特别注意,及时观察是否出现中暑征兆。
中暑急救
轻度中暑患者应迅速离开热环境,到阴凉处休息,喝些凉开水,吃一些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很快就会恢复。高热的患者应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仰卧,头部垫高,松开衣服,用扇子扇风,额部做冷敷,用温水(水温可逐渐降低)或50%酒精擦身,饮凉开水、冷茶、淡盐水或西瓜汁等。肌肉痉挛者,可适量饮凉盐开水,并用纱布蘸白酒或醋在抽筋处反复摩擦。如果有昏迷,可用针刺或用手指掐人中、内关、合谷穴,或给氨水嗅闻,并在四肢作重推摩和捏揉。对于较重的患者,特别是有昏迷的,一方面要急救,同时让医生来处理或是送医院处理。
所以夏季应做到防暑为主,,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待的时间过久,多去空气畅通、清新的地方活动,不仅使您心情舒适,更利于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