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病

药物性肝损害如何判断

2010-03-23 39健康网 A +

  很多种药物都会造成肝脏的损害,那么如何判断药物性肝损害呢?

  患者服用某种药物前并无肝损害,服用该药后出现相应肝损害表现,并且停药后得到改善。

  一般患者多在用药1~4周出现症状,如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以及肝区痛、黄疸或细胞损害,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巨噬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阳性,转氨酶及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异常。

  提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要注意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患者在使用某些肝毒性药物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有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并应定期观察血清转氨酶的变化。对有过敏史、肝肾疾病的患者,更应慎重选择药物。

  常见致肝损害的药物有:

  心血管药物:胺碘酮、氨力农、开搏通、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苯妥英钠等;

  抗痨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6-巯基嘌噙等;

  抗甲亢药物: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抗生素类:红霉素、四环素、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酮康唑、磺胺、氟哌酸、先锋霉素IV等;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水杨酸、保泰松、炎痛喜康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