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折

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及分类

2009-12-14 搜狐 A +

  暴力是引起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骨折是胸腰椎骨折和颈椎骨折。

  1.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多见于高空坠落,足或臀部着地,身体猛烈的屈曲。是脊柱的前柱损伤,这类骨折不损伤中柱,脊柱仍保持其稳定性。

  (2)稳定性爆破型骨折:多见于高空坠落,足或臀部着地,脊柱保持正直。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脊柱的后柱不受影响,因而仍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但破碎的椎体与椎间盘向椎管或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间孔突出,损伤脊髓而产生症状。

  (3)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是前、中、后柱同时损伤的结果。由于脊柱不稳定,会出现创伤后脊柱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4)Chance骨折: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损伤。这种骨折也是不稳定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

  (5)屈曲-牵拉型损伤:屈曲轴在前纵韧带后方。前柱部分因压缩力量而损伤,而中、后柱则因牵拉的张力力量而损伤;中柱部分损伤造成后纵韧带断裂;后柱部分损伤表现为脊椎关节囊破裂、关节突脱位、半脱位或骨折。这类损伤往往是潜在的不稳定型骨折。

  (6)脊柱骨折-脱位:又叫做移动性损伤,椎管的对线对位已经完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被破坏,在损伤平面,脊椎沿横截面产生移位。三柱均毁于剪力。损伤平面通常通过椎间盘,因此脱位程度重于骨折。形成关节突交锁。这类损伤极为严重,脊髓损伤难免,预后差。

  2.颈椎骨折的分类

  (1)屈曲型损伤:是前柱压缩、后柱牵张的结果。临床上常见有:

  1)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损伤):是脊椎后柱韧带破裂的结果,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

  2)双侧椎间关节脱位:因过度屈曲使中后柱韧带破裂、关节突关节脱位,大都有脊髓损伤;

  3)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较为多见,常见于骨质疏松者。

  (2)垂直压缩所致的损伤:

  1)第1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折:又称Jefferson骨折。X线上很难发现骨折线;

  2)爆破型骨折:为下颈椎椎体粉碎性骨折,多见于C5、C6椎体,破碎的骨折片不同程度的凸向椎管内,因此瘫痪的发生率很高。

  (3)过伸损伤:

  1)过伸性脱位:常见于高速驾驶汽车,因急刹车或撞车时。前纵韧带破裂,椎间盘水平状破裂,上一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和后纵韧带断裂。特征性体征是额面部有外伤痕迹。

  2)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此型损伤的暴力来自于颏、额部,使颈椎过度仰伸,在枢椎后半部形成强大的剪切力量,使枢椎的椎弓发生垂直状骨折。以往多见于被缢死者,故又称缢死者骨折。

  (4)机制不甚了解的骨折:

  齿状突骨折可分为三种类型。第1型,齿状突尖端撕脱骨折,较为稳定,并发症少,预后较佳;第2型,齿状突基部、枢椎体上方横行骨折,较多见,该处血供不佳,常发生骨不愈合,故需手术治疗;第3型,枢椎体上部骨折,累及枢椎的上关节突,稳定性好,血供亦良好,预后较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