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冻疮

冬季如何分冻疮与红斑?

2009-12-10 新浪 A +

  冻疮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寒冷刺激,局部皮肤小动脉痉挛并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和细胞损伤;如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可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静脉瘀血,其通透性增加,血浆渗人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

  湿冷环境(特别是气温在10℃以下)、末梢血运微循环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手部多汗均可促使冻疮的发生。

  表现为肿胀性紫红色斑块,局部温度变低,按压时可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后者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也常出现冻疮样皮损。

  冻疮应与多形红斑进行进行鉴别,多形红斑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样损害,常伴有粘膜损害,好发于手足部。减少吸烟并加强锻炼可有效提高末梢血运;人冬时应注意末梢部位保暖和干燥;受冻后不宜直接用热水浸泡;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原发性疾病;多食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