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岁的李伯伯身体非常结实,可是最近,他常感到足后跟疼痛、脖子发硬。后来,他到医院做X线拍片检查,发现患有骨质增生。听说老人骨质增生是正常的事,不用治疗也行。于是,他在拍片后就回家了。可是过了几天,他不舒适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还出现大小便异常、头痛等情况。经医生诊断,这些不适感是由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所致。
专家指出,骨质增生在医学上称为骨刺,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中老年人都会出现,是骨关节生理退行性变化的过程,多发生在腰椎、颈椎、膝关节、跟骨等活动及磨损较多的部位。据统计,45岁~60岁的人发生率为74%,8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90%。骨刺发生后多数人可无任何症状,骨质增生的形成有对人体有利的一面,即能增加脊柱和关节的稳定性,限制了某些方向的活动,使局部的应力得到平衡,有利于防止进一步的损伤。但如果骨质增生压迫了脊髓和神经或者造成管道的狭窄,即可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疼痛、麻木、跛行、头痛、头昏、视物不清,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瘫痪。
一般来说,老年人如果有骨质增生而没有症状,可不需要进行治疗。除极少数骨刺压迫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需要手术外,绝大多数病人都宜采取非手术治疗。若骨质增生压迫症状轻,可以进行适当休息、理疗、封闭及服药来缓解。
此外,要避免和减轻病变部位的过度劳累,经常进行缓慢又柔和的肌肉伸屈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弹性使酸痛麻木等不适感觉减轻或消失。对疼痛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止痛镇静药,如芬必得、安定等。有麻木症状者,可选择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ATP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