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阿米巴肝脓肿

肝病的自我发现与确诊

2009-12-08 www.zd200.com A +

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肠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长期发热、右上腹或右下胸痛、肝脏肿大压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临床误诊率为17%~38.5%。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肠病有密切关系。阿米巴肠病死亡者病理检查见肝脓肿者占36.6%~60%。临床上阿米巴肠病有肝脓肿者占1.8%~46%,一般约10%。半数以上肝脓肿患者病前有腹泻或痢疾的既往史。阿米巴肝脓肿一般发生在腹泻发作后一个月,亦有发生于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因此,对腹泻尤其是慢性腹泻的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尽早到医院检查并进行治疗。此病多见于中年男性,酗酒、饮食不当、营养障碍、肝区外伤及其他感染削弱人体抵抗力时,均可诱发本病。阿米巴肝脓肿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肝区疼痛:脓肿形成使肝脏肿大,包膜受牵张而引起肝区疼痛。肝区痛为本病之重要症状,常呈持续性钝痛,深呼吸及体位变更时增剧,夜间疼痛常更明显。脓肿部位以肝右叶顶部居多,肝脓肿向上增大,往往与膈肌粘连,使右侧横膈肌抬高,运动受阻,引起反应性胸膜炎及右下肺受压,故疼痛每随呼吸或咳嗽增剧,并可放射至右肩部。脓肿位于肝下部时可引起右上腹痛和右腰痛。左叶肝脓肿(约占10%)患者有中上腹或左上腹痛,向左肩放射。●发热:发热以间歇型或弛张型居多,有并发症时体温常达39℃以上,并可呈双峰热。体温大多午后上升,傍晚达高峰,夜间热退时伴大汗。●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痢疾等症状。●主要体征:右上腹饱满、压痛、肌肉紧张及肝区叩痛。肝脏往往呈弥漫性肿大,病变所在部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及叩击痛,肝脏下缘钝圆,有充实感,质中坚。部分病人肝区有局限性波动感或扪及肿块,伴有压痛。黄疸少见且多轻微,多发性脓肿中黄疸的发生率较高。如果患者有发热及肝区疼痛,应想到阿米巴肝脓肿的可能,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查血的阿米巴抗体,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另外,要行肝脏的B型超声波检查。因为超声波探查无创伤,准确方便,是诊断肝脓肿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可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抽脓或引流。典型脓液呈棕褐色如巧克力糊状,粘稠带腥味。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肝脓肿。CT可显示肝内占位性病变,对阿米巴肝病和肝癌、肝囊肿鉴别有一定帮助,有条件者可以选用。X线检查常见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受限,胸膜反应或积液,肺底有云雾状阴影等。偶尔在平片上见肝区不规则透光液-气影,颇具特征性。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要点为:①肝区疼痛或右上腹痛、发热、肝脏肿大和压痛;②X线检查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减弱;③超声波检查显示肝区液性病灶;④血清阿米巴抗体阳性;⑤若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的内科治疗目前大多首选甲硝唑,剂量1.2gN天,疗程10~30天,治愈率90%以上。无并发症者服药后72小时内肝痛、发热等临床情况明显改善,体温于6~9天内消退,肝肿大、压痛、白细胞增多等在治疗后2周左右恢复,脓腔吸收则迟至4个月左右。对恰当的药物治疗5~7天、临床情况无明显改善,或肝局部隆起显著、压痛明显,有穿破危险者应采用肝穿刺引流。穿刺最好于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天后进行。最好在超声波探查定位下进行。穿刺次数视病情需要而定,每次穿刺应尽量将脓液抽净,脓液量在200ml以上者常需要在3~5天后重复抽吸。脓腔大经抽吸可加速康复。近年出现的介入性治疗,经导针引导作持续闭合引流可免去反复穿刺、继发性感染之缺点,有条件者可采用。对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脓肿位置特殊,近肝门、大血管或位置过深,穿刺易伤及邻近器官者;脓肿穿破入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脓肿有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多发性脓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左叶肝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上述情况均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