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瘢痕疙瘩

右侧引入页面

2009-12-08 www.cn939.com A +

把这篇精彩文章收藏到:

瘢痕疙瘩是一种进行性高度生长的疤痕组织,形态与增殖性疤痕性相似的良性肿瘤,又称剧痕症。中医称“蟹足肿”,俗称“肉疙瘩”。[病因病机]瘢痕疙瘩的病因尚未查明。发病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有关,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可能是由家族遗瘢痕素质、手术、烧伤、虫咬、局部等因素而引起。有特异素质者只要体表上有任何轻微损伤,疫苗注射或发生毛囊炎、痤疮后皆可形成,常见于10-20岁的青少年。该病多发于胸、肩、颈、背及耳廓等部位。[临床表现]瘢痕疙瘩的典型症状是隆起表面呈瘤状增生,表面光滑,坚韧而有弹性,皮色红润发亮,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皮损自边缘向外伸出,形如蟹足,大小不等,外形各异。质硬如软骨样,奇痒难忍,有灼热感,痛感敏锐,发展缓慢,持续增大,很少自行回缩,偶有恶变者。继发性者形态不定,常因挛缩而产生功能障碍或影响面容。[临床分型]  瘢痕疙瘩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类:  原发型疤痕疙瘩:一般无明显的诱因,多在胸前肩背部自发或轻微擦伤引起皮肤出现硬结逐渐长大。由软变硬,边缘不规则,向外周扩展,形成蟹足状或蜈蚣状、蝴蝶状、圆形或不规则形。质硬、色红或暗红,并有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伴有局部刺痛或瘙痒。  继发型瘢痕疙瘩:一般发生于皮肤烧烫伤、感染创伤、外伤、异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皮下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如:做冷冻、激光、去痣、洗眉、打耳孔、注射、植皮、剖腹产等各种手术后引起的疤痕局部过度增生,严重者有明显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高出正常皮肤,色红或暗红、奇痒、有刺痛感、食用辛辣、酒等刺激食物症状加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诊治本病尚无理想疗法,传统医学治从破瘀软坚,除湿止痒入手,同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体质,防止皮肤癌变,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古方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150例,其中7例发生癌变,有效率95%,治愈率91.2%。

>>>进入求医问药<<<

>>>进入中医交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