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须防包虫病
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引发包虫病的绦虫学名
叫作“细粒棘球绦虫”,成虫长约2至7毫米,寄生在狼、狗、狐
等动物的小肠中。一只狗的小肠里可以寄生几千条,甚至上万条
这种绦虫,每条绦虫含虫卵500至800个。这些虫卵随狗的粪便排
出后,如果人或家畜误食了这种虫卵,在胃液和肠液的作用下,
卵壳被消化,卵里的小幼虫就会钻进肠子里的血管,随血流进入
身体的许多器官里,然后慢慢长大,形成包虫。包虫呈球形,有
囊壁,囊内充满液体,并有数以万计的小幼虫。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包虫病主要由狗来传播。虫卵随狗的粪
便排出体外,可以污染土壤、草地和水源。如果我们的手被虫卵
污染,再用手拿食物吃,虫卵就进入到了胃里。喝了被虫卵污染
的水或与狗接触,都有可能误食虫卵。包虫病以前主要在牧区传
播,但由于城镇居民养犬增加,因此城镇居民及儿童患包虫病的
人数有明显增长趋势。北京友谊医院外科收治的一位女患者就是
因为养狗染上包虫病而进行了肝脏手术。 在一些医学著述中,包虫病被称为“第二癌症”,是一种对
人体危害极大且极难治愈的严重疾病。包虫多寄生在人的肝脏,
其次肺脏、脾脏、腹腔、盆腔和脑部也都是它的寄生之地。包虫
生长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邻近
的器官组织,并形成损害。 包虫一旦破裂,囊液可使患者产生变态反应,甚至出现过敏
性休克导致死亡。囊液溢出后,如同种子撒在人体各处,流到哪
里,就在哪里生长。治疗包虫病应到诊治各种寄生虫病的专科医
院。目前,治疗包虫病可以动手术,一些化学药物的治疗也有一
定效果。但是由于包虫在人体内多个脏器寄生,切了肝脏上的,
肺里又发现了,所以很难治愈。有些病人甚至多次手术仍无法治
愈而致残致死,这也是其获得“第二癌症”大名的原因之一。(
荣东岳)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