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鼻出血
自1999年7月~2005年2月,我科用华南SHP-2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鼻出血298例,门诊278例,住院20例,男155例,女143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1岁,平均38岁。一次性治愈230例,术后需再次行射频治疗5例,需油纱填塞13例。出血部位均位于利特尔区197例,鼻中隔中部93例,鼻中隔后部8例。3例并发鼻中隔脓肿,2例经大剂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痊愈,1例经手术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后治愈。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38岁,干部,因左侧鼻腔出血1h就诊,鼻镜检查见左侧利特尔区小动脉喷射状出血,立即给予2%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后,用射频治疗仪使出血小动脉凝固变性,鼻出血停止。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口服抗生素7天后自行停药,术后第12日出现左侧鼻腔阻塞、胀痛、头痛就诊,查见左侧鼻中隔红肿、膨隆,鼻腔胀痛就诊,考虑鼻中隔脓肿,静脉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痊愈。
例2,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右侧鼻腔出血3天就诊,鼻镜检查见右侧利特尔区黏膜渗血,给予2%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后,用射频治疗仪使渗血黏膜凝固变性,鼻出血停止。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口服抗生素5天后自行停药,术后第9日出现右侧鼻腔阻塞、胀痛、头痛就诊,查见左侧鼻中隔红肿、膨隆,考虑鼻中隔脓肿,静脉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痊愈。
例3,患者,男,68岁,退休干部。因反复左侧鼻腔出血5天就诊,曾2次行鼻腔填塞止血治疗,效果不佳,鼻镜检查见左侧鼻中隔中部小动脉喷射状出血,给予2%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后,用射频治疗仪使出血小动脉凝固变性,鼻出血停止。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口服抗生素3天后自行停药,术后第10日出现左侧鼻腔阻塞就诊,查见左侧鼻中隔红肿、膨隆,给予肌注青霉素,口服强的松治疗,效果不佳。收住入院后经左侧鼻中隔黏膜与鼻底交界处切开引流,引流出黏稠脓液,左侧鼻中隔肿胀消退。术后第7日见右侧鼻中隔膨隆,于第10日按鼻中隔矫正术术式切开右侧鼻中隔软骨膜,见少量黏稠脓液,鼻中隔软骨大部分呈小块海绵状组织,少部分残留鼻中隔软骨变薄、变软,软骨膜表面粗糙,清除坏死组织后缝合切口,双侧鼻腔填塞止血,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切口Ⅰ期愈合。中隔无穿孔,外鼻无畸形。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可能与术前使用抗生素有关。
鼻中隔脓肿为鼻中隔软骨膜或骨膜下积脓,常见原因为鼻外伤、鼻中隔手术后出现鼻中隔血肿未及时切开引流,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也可因鼻中隔黏膜损伤,化脓菌侵入黏膜下发炎化脓;或因临近组织炎症蔓延至鼻中隔形成脓肿[1]。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对鼻中隔血肿的预防、治疗,典型的鼻中隔脓肿已很少发生。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