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症状来源:中国不孕不育网(http://www.zktj.cn) 作者:北京安定门中医院不孕不育专家组
一、概述: 闭经是妇科疾病所共有的一种症状,由全身或局部多种原因所引起。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依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完善以及子宫内膜对性激素周期性反应,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均可引起闭经。 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系指年龄超过16周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周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继发性闭经系指以前曾建立正常月经,但此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建立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二、病因及分类: 引起闭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肿瘤、创伤与药物影响,以及感染、营养不良、中毒、环境变化等。其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是最常见的主要病因。原发性闭经多由先天性疾病和生殖道畸形,或功能失调及继发性疾病发生于青春期前所致;继发性闭经多由于继发的器官功能障碍或肿瘤引起。 (一)、下丘脑性闭经 (1)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失调引起闭经,如精神性闭经、神经性厌食症、假孕、运动性闭经和药物性闭经等。 (2)下丘脑器质性疾病闭经:为下丘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闭经,如无嗅觉综合征、颅咽管瘤等。 (二)、卵巢性闭经 (1)性腺先天性发育不全:如特纳综合征、XX性腺发育不全、XY性腺发育不全等。 (2)卵巢早衰与不敏感综合征 (3)卵巢炎与损伤(手术、放疗与化疗等)。 (4)卵巢性功能性肿瘤:如产生雄激素的睾丸母细胞瘤、卵巢母细胞瘤,分泌雌激素的颗粒-卵泡膜细胞瘤。 (5)多囊卵巢综合征。 (三)、垂体性闭经 (1)原发性垂体促性腺激素缺乏。 (2)继发性垂体损害:如垂体肿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闭经溢乳综合征)、空蝶鞍综合征、希恩综合征。 (四)、子宫性闭经 (1)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全。 (2)宫腔病变:如宫颈-宫腔粘连综合征、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等。 (3)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或刮宫过度而造成子宫内膜损伤。 (五)、下生殖道闭经 如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先天性无阴道,虽有月经产生,但因为生殖道阻塞,血不能流出,故又称为隐经或假性闭经。 (六)、其它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闭经 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功能紊乱也可影响性腺内分泌功能而引起闭经,常见的引起闭经的其它内分泌疾病有甲亢、甲减、艾迪生病、库欣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糖尿病等。三、闭经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月经停闭,或伴有与原发病有关的兼证。四、诊断与检查: 1.病史: 首先分清原发性闭经还是继发性闭经。对原发性闭经应详细询问其母孕期有否接受激素或其他致畸药物、放射线等治疗,有无产伤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在幼年患过严重疾病,如脑炎,有无性发育异常家族史。继发性闭经应了解过去的月经情况,如初潮年龄,既往月经周期、经量、闭经期限;有无周期性腹痛;有无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改变等诱因;有否接受过激素治疗,药物种类、剂量、疗程、效果,末次用药时间;有否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有无手术切除子宫或卵巢史;有无全身慢性疾病,如结核、营养不良,以及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是否服过避孕药,有无流产史、刮宫、产后流血史。 2.病因检查方法: 根据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型、B超、BBT、血清激素测定(垂体、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的各项激素等)、垂体兴奋试验、糖耐量及胰岛素测定、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造影、蝶鞍分层摄片或CT扫描、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五、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主要有二,一是改善与闭经相关的全身及心理症状;二是提高或恢复生殖功能。治疗原则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全身治疗与病因治疗相结合,恢复月经周期及排卵功能。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全身药物及心理治疗、病因治疗、激素调节周期治疗、诱发排卵治疗等。避孕药所致闭经,应根据不同类型药物对月经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加以观察和治疗。六、北京安定门中医院不孕不育专家组中医治疗闭经观点: 中医认为月经的正常来潮有赖于肾(心)-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生理功能的协调,以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为根本,以脏腑气血为基础。故任何导致肾或心肝脾、冲任及胞宫功能低下,或破坏他们之间功能协调的因素均可产生闭经。 中医认为闭经的治疗目的是建立或恢复正常连续自主有排卵月经,或周期规律月经。所以治疗原则是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他病而致闭经者,当先治病,病愈经水自通。具体的治法为虚证补肝肾,填精血,健脾胃,盈气血;实证温经散寒,活血调气,除湿化痰。闭经之实证中,全实者少,虚而夹实者多,忌妄行攻破,同时,无论虚实证的治疗,非见血即停药,当调经至期、量、色、质正常。对于育龄期妇女,尤其是有生育要求者,需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促卵泡发育及促排卵,以达到根本治疗目的,对暂时无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孕。 北京安定门中医院不孕不育专家组对“闭经”的辨证治疗分两步,一是引经治疗,二是调经治疗。辨证要点:首先根据局部及全身症状,结合闭经的病史、病程及诱因进行虚实辨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脏腑气血辨证。七、[本院治愈病案举证]女子不孕症(闭经)―病案 杨某性别:女年龄:27岁住址:福建省福鼎县初诊:2008年3月3日。 自述:患者结婚4年未孕,平素月经周期后延,现已4个月月经未至。经妇科检查:继发性闭经。平时有白带,量不多,其他无不适感,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诊断:不孕症。 西医诊断:原发不孕症(闭经)。 中医辨证:寒凝血瘀 治疗方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处方: 1、龙凤贴(原为安阳固本膏)贴脐90天 2、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党参、桂枝、阿胶、生姜、丹参、半夏、甘草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 二诊2008年4月5日:用药30天,月经仍未行,余正常。 处方:孕子丸每次8粒,每天3次,与上方连服30天 三诊2008年5月10日:服药后,月经已至,量少。嘱其停服中药,单用龙凤贴(原为安阳固本膏)。 四诊2008年7月15日:经期正常2月,继续贴安阳固本膏, 于2008年9月20日停经,检查已妊娠50日。女子不孕症(间断性闭经)―病案 吴某性别:女年龄:35岁住址:湖北省建始县余家坝初诊:2008年3月9日。 自述:间断性闭经15年,结婚13年未孕,14岁月经初期,开始尚规则,18岁以后数月一行,自20岁月经停闭(最长时间9个月),用乙酚、黄体酮治疗则经来,药停则经止。体重逐渐增加,性欲低下,白带量多,色白质粘稠如涕。舌淡,苔白腻,脉滑。某医院妇科检查子宫较小,服中药启宫丸(汤)30剂无效。来我院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为正常的1/3,余(-)。 西医诊断:1.原发性不孕症。2.继发性闭经。3.子宫偏小。 中医辨证:痰湿阻滞 治疗方法:祛痰除湿活血调经。 处方: 1、龙凤贴(原为安阳固本膏)贴脐90天。 2、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南星、枳壳、生姜、神曲、当归、川芎等清水煎服连续服用30剂。 二诊2008年4月11日:于3月24日阴道有血性分泌物,且伴有乳胀。继服上方50剂。 三诊2008年6月3日:月经于5月24日来潮。爱人查精液正常。嘱继服上方30剂后待观察。 四诊2008年9月27日:自述月经仍未来潮,近一周恶心,乏力。妇科检查:子宫前位,2个月妊娠大小,诊为早孕。高泌乳素血症(溢乳闭经综合征)、不排卵,输卵管通而不畅―病案 陈某性别:女年龄32岁住址:辽宁大连初诊:2006年2月17日 自述:结婚4年,流产两次未孕。2次流产均清宫。流产后悲伤郁闷,后发现乳头有少量分泌物,经检查发现泌乳素水平高,医生建议服用溴隐亭三个月降至正常,停药后症状反复,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后做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CT检查提示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增厚伴轻度压痛;性激素六项检查中泌乳素增高;基础体温单项。近期已有两个月未来月经,有少量溢乳,有时头痛,胸闷,神疲乏力。舌苔腻,舌质暗,脉细。 西医诊断:高泌乳素血症(溢乳闭经综合征),继发性不孕,不排卵,输卵管通而不畅。 中医辨证:血瘀肝郁,脾虚夹痰 治疗方法:化湿除痰,疏肝通经。 处方:苍术、白术、川朴、茯苓、红花、桃仁、益母草、川牛膝、生麦芽、泽兰、泽泻等清水煎服。 二诊2006年2月28日:服用7付后来月经,月经干净后调整用药。 处方:苍术、白术、天南星、茯苓、三棱、莪术、牡丹皮、丹参、穿山甲、柴胡、生麦芽、生枇杷等,同时服用养血调经的中成药。后因为没有时间来医院,电话告知用药情况,随症加减治疗三个月怀孕。 患者自2006年2月17日来我院就诊,2007年6月产一女婴。继发性闭经、卵巢早衰、输卵管阻塞―病案 杨某性别:女年龄:34岁住址:北京回龙观初诊:2006年9月6日 自述:月经停闭4年,输卵管不通,不孕,面色青暗,少腹胀痛,胸胁痛。精神郁闷,疲乏无力,眩晕,失眠,带下量多,色黄味臭。舌质紫暗,舌边有小红点。脉沉弦。西医辅助检查:性激素六项提示“LH、FSH明显偏高;E2、P明显偏低”;B超提示“子宫大小约4.8cm×3.8cm×3.8cm,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内膜厚0.5cm,左侧卵巢1.3cm×1.5cm,右侧卵巢大小约2.0cm×1.5cm” 西医诊断:1.继发性闭经 2.原发性不孕症 3.卵巢早衰 4.输卵管阻塞 中医辩证:闭经 血瘀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佐以清湿。 处方:钩藤、蚕蛹、当归、川穹、生白芍、桃仁、红泽兰、水蛭、红藤、蒲公英、槟榔等清水煎服。 二诊2006年10月5日:于2006年10月1日来月经,量甚少,仅用半包卫生巾,色污有块。精神转佳,眠食均好,头不晕,胸胁胀痛减,带下减少,少腹仍隐隐作痛,形寒。 处方:蚕蛹、当归、川穹、红泽兰、水蛭、槟榔、山甲珠、生地等清水煎服。 三诊2006年12月5日:于2006年12月1日来经,量转多,色红无污块,精神转好,腹部隐痛消失,已不觉形寒,带下已少,色正常。 处方:山甲珠、沙参、鸡血藤、生黄芪、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益母草、制香附、川楝子等清水煎服。 四诊2007年1月30日:于2007年1月26日再次来经,经量可,色红,无血块,无腹痛,精神好,本月月经结束后做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已通畅。 处方:山甲珠、沙参、鸡血藤、生黄芪、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益母草、覆盆子、炒川楝等清水煎服。 五诊2007年4月3日:服上方两月,月经周期基本规律,为40天左右,经期5天,量可,色正常,末次月经为2007年3月14日,在经期第三天复查性激素六项提示“LH、FSH均已转为正常值范围之内;E2略偏低”,B超提示“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上方加服紫河车粉续疗三月余,随访于2008年4月已受孕。原发不孕、(月经失调)―病案 赵某性别:女年龄:27岁住址:厦门湖里区初诊:2007年2月26日 自述:结婚4年未孕。长期经行错后,3-7/40-60天,量少,色淡,经中及经后少、小腹绞痛,腰脊胀坠。平时带下,色白质稠。胃纳可,二便正常。妇科检查:子宫稍小,后倾。脉沉细迟,苔白润,舌上有齿痕。 西医诊断:原发不孕(月经失调) 中医辩证:湿浊郁滞,阻遏气机 治疗方法:健脾燥湿,养血调经 处方: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泽泻、胆南星、半夏、陈皮、益母草、淫羊藿、甘草清水煎服。 二诊2007年4月6日:上方再服15天,每一1剂。药后带下正常,3月17日经行,周期已对,但仍量少,色暗红,余无特殊感觉。脉细缓,苔薄白。 治疗方法:补益肝肾,调养冲任 处方: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女贞子、淫羊藿、当归、黄精、山药、柴胡等煎服。 三诊2007年5月20日:上方服后,末次月经5月17日,量较多,色红,无不适,脉缓和,舌苔正常。现经期中,以养血为主。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黄芪、坤草、艾叶清水煎服。 四诊2007年6月30日:患者诉此次月经延期10多天未来潮,且倦怠,厌食,脉细滑,为受孕之脉。暂停服药,食养静之。后随访电告知已正常生一男孩。不孕症、子宫发育不良、痛经―病案 兰某性别:女年龄:29岁住址:广西北流市六靖镇初诊:2007年5月18日 自述:婚后3年未孕。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本人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子宫发育欠佳”。月经初潮15岁,周期或先或后不规律,3~7天/26~40天,经前乳房胀痛,经来下腹剧痛,有血块(块下痛减),伴呕吐,出冷汗,不能坚持上班。经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颈光滑,子宫前倾位,较正常偏小,活动正常,双附件正常。舌暗红,苔薄白微黄,脉弦细数。 西医诊断:1.不孕症2.子宫发育不良3.痛经 中医辩证:气滞血瘀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行气 处方:五灵脂、益母草、蒲黄、山楂肉、丹参、白芍、乌药等清水煎服,加外用贴脐药膏(龙凤贴)。 二诊2008年1月11日:因工作忙,停治疗半年,痛经如故。近来月经周期紊乱,上次月经12月20日来潮,持续11天,净后2天,又于1月3日来潮5天,量少,有血块,现觉头晕,纳差,腰酸,舌淡红,苔薄白微黄,脉细弱略数,尺脉尤弱。 治疗方法:补肾健脾为主,兼活血理气 处方:菟丝子、桑寄生、熟地、续断、党参、茯苓、山楂肉、香附、乌药清水煎服到经来潮时停。 三诊2008年2月15日:月经将来,下腹隐痛,乳胀,舌淡红,脉细弦滑。治疗以活血行气通经为主。 处方:五灵脂、蒲黄、香附、乌药、当归、川断、艾叶等清水煎服。 四诊2008年3月20日:服上方1剂后月经来潮,痛经明显减轻,末次月经3月15日,现月经将净,腰酸腹痛隐隐,胃纳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治宜补肾填精,精充血旺,遂能摄精成孕。 处方:菟丝子、黄精、金樱子、桑寄生、女贞子、白芍、益母草等清水煎服。 五诊2008年4月26日:现停经40天,头晕纳差,恶心欲呕。尿妊娠试验阳性。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病案 贾某性别:女年龄:26岁工作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某区人民政府初诊:2007年10月21日,不方便来院就诊,希望接受专家组函诊治疗。 自述:结婚两年没有避孕一直未孕。月经初潮:13岁,经前症状:乳房肿胀,胀痛,心烦易发脾气。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3-4天。末次月经:9月27日,有血块,经量中。身高:1.63米,体重:53公斤。2007年7~8月在当地医院做B超监测排卵,7月份左侧卵泡成熟后打绒促素48小时未排卵萎缩,8月右侧卵泡成熟后打绒促素48小时未排卵变大至2.8cm×2.5cm(周期第14天)后未监测也未孕。在月经第三天做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FSH: 4.53(3.2-10); LH:1.83(1.2-12.5);P: 5.06(0.27-3.9); ↑ E2: 110.5(12-48); ↑T:0.25(<0.1-0.96)PRL:174.6(86-490); 07年10月20日做B超报告:子宫4.5cm×4.2cm×3.4cm,内膜:0.9cm,左卵巢:2.6cm×2.2cm,有多个小卵泡,最大的为0.9cm×0.9cm,右卵巢:3.1cm×2.1cm,有多个小卵泡,最大的为0.8cm×0.8cm,呈多囊样改变。平时饮水不多,饮食可,多梦,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 西医诊断: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 中医辩证:脾肾两虚、湿热瘀阻 治疗方法:健脾补肾、燥湿清热 处方: 1、外用:龙凤贴(安阳固本膏)贴脐30天。 2、复盆子、当归、丹参、川芎、鸡血藤、枸杞子、苍术、赤芍、柴胡、胆南星、莪术等,每日清水煎服1剂与养血调经中成药一起内服。 2007年10月21日就诊我院,经我院专家组治疗1个月后,于2007年12月20日发过来邮件告知已怀孕50余天。 2008年3月17日发过来邮件:尊敬的专家组:我现在怀孕快四个月啦,今天做B超时我老公在屏幕上看到宝宝的手指搭在头顶上好象孙悟空的时候,我们两夫妻抱头痛哭,经历了太多的空白,终于盼到了这个孩子,为此,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您们专家组全体成员的关心及有效的治疗!小贾。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卵泡发育不良―病案 余某性别:女 年龄:25住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林小区初诊:2007年8月1日 自述:结婚2年未避孕未孕。月经周期在30~50天,行经期6~12天,有血块,腹隐痛。末次月经7月21日,经量前3天多,后一直淋漓不尽,在7月29日(月经第9天)做B超未见卵泡发育,在右外医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及宫颈炎,阴道清洁度Ⅲ°。纳可,饮水一般,眠安,二便稠,平时白带多,阴道淋漓出血伴血块已近半年,小腹经常隐痛,手脚凉。体重54kg,四肢汗毛浓密,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弦。7月30日做B超:子宫前位,大小为50mm×40mm×49mm,内膜厚度:10mm,左卵巢大小为23mm×21mm,右卵巢大小为21mm×20mm,双卵巢未见卵泡回声,左附件区有一个29mm×25mm异常回声。为囊性实性占位,超声印诊:炎性包块待查。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2.慢性盆腔炎。3.内分泌失调(卵泡发育不良)。4.卵巢囊肿? 中医辩证:气血两虚 湿热瘀阻 治疗方法:补气养血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建议:下月月经第3-5天抽血查内分泌六项;月经结束后的第3天复查B超; 处方: 1、外用:龙凤贴(安阳固本膏)贴脐15天。 2、枸杞子、丹参、车前子、生苡仁、黄芪、泽泻、元胡、茜草、三七等,每日清水煎服1剂内服。二诊2007年9月2日:末次月经8月19日,期间还是有经前少量阴道出血,经量增多4天,后淋漓不尽,腹不痛,有乳房胀痛,今天阴道出血停止,白带不多,乳胀痛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处方:守上方再服5天,改用中科益肾养血调经汤加减:党参、菟丝子、仙灵脾、仙茅、川断、茜草、山萸肉、生草、生苡仁等,每日清水煎服1剂内服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