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她去郎木寺.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带他去郎木寺.
_______扁平足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6 20:30:30 题记配图不能显示,如下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6 20:57:18 去郎木寺的路并不遥远,就象天底下的距离,只有想去和不想去两种。诚然,一路走来,我感觉到的只是浮生一梦,那些日夜,我回忆30年来的执着与抉择,一桩桩若有若无。而今铅华洗尽,那些路上的人和事,却纠缠着我的心,让我仿佛梦中刚刚醒来,却疑心清醒本是一梦,在梦与醒这两场相互成就的梦之间,我感觉到巨大的虚空,除非坐下来,用电脑和文字将它记录下来,用比写的时间更多的时间体会和消化它,那个小镇,走过与返回的路程,那敢于路过却不敢陷入的另一种生活,还有,不能轻易忘却的路上的人……
作者:所以所以 回复日期:2005-1-6 21:22:51 是个好地方,值得一看的地方。
作者:云秋 回复日期:2005-1-6 21:27:06 期待~继续~
作者:红色长乐 回复日期:2005-1-6 21:39:57 我更喜欢初秋的朗木寺,秋天的阳光厚厚的棉袍让喇嘛们更有韵味!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7 23:47:33 谢谢各位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7 23:51:08 谢谢各位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8 12:04:22 1.离家
阿扁终于决定离开家,去西北,碰见什么人,或者碰见自己.入冬的淮河小城,虽然谈不上寒霜凛冽,却也可以用"冻死我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十一个字来形容.选择深夜离开,是因为阿扁根本不能面对这座城市,那些行走着的自以为是\看不起阿扁的人.阿扁是一个自尊心较强主张为自己的未来全力打拼的人,苦情一片天日可鉴定.于是那个冬天的深夜,阿扁不可告人的离开了.只有年老的母亲,坚持送他到车站.这是阿扁生于斯长于斯鲜有离开的地方,他在心中挥起手:再见了!再见了!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8 14:57:37 ===========>>>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0 14:06:50 夏河印象
石彤即扁平足
来到夏河,是在冬天.因大夏河而得名的夏河县,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得地理之便.夏河县城,就在大夏河边,与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连为一体.如果说合作市是一个小镇的话,夏河县城只是一条街;当然,小资和老外爱去的郎木寺镇,就只是一个路口.这里的一切,都显示出地广人稀的特征:清洁\安静\粗犷\神秘,旷野或者草原上走来的藏民们,男人佩着刀,女人系着鲜红的腰带,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如此的远,却又可以如此的近.你看那些清澈的眸子,就觉得自己融化在夏河的迷梦中了.
来到夏河,要从兰州说起.一般到甘南都是从兰州出发,在兰州南站坐车,价钱可以商量,我和有经验的朋友同行,他能把四十左右的票价讲到二十出头,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伟大胜利.胜利之余我们一行三人顺公路而上,从一千多的海拔升到夏河的三千多,可以说是步步高升.本来我担心身体,因为严重的话,在高原上会得肺水肿,能要命的.在兰州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上来,虽然我很胖,但是所谓"佛祖保佑",居然并没严重事情发生,只是呼吸方法得改变,大口喘气.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听人说,上高原产生严重反应的毕竟是很少的,尤其是老者和病者,象我这样的看上去一大块的年青人,身体再差也总是较他们强.这个事令我暗自庆幸,也格外珍视身体起来,决定以后要减肥\锻炼.在城市里,身体并不重要,大家关心的只是工作;在这里,身体是一切事情的基础.回到严酷的环境,回到关注身体的时代,毕竟是好事.人类有太多智慧和太多想法,唯有肚皮越来越大,现在是时候了,少动点脑筋,多运动一下.更由此想到,倘若现代社会过分再依靠大脑,我们后代的身体将越来越弱.这是旅行的好处,身体显得格外重要.夏河县城有医院,所以在这里生病还不是大事,有钱就行,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花钱买健康,而不是平素多锻炼.在街上吃拉面的时候,真的碰上一个藏族朋友,从四川来朝拜拉卜楞寺,不知怎么得了肺水肿,见他的时候刚出院,体质显得虚弱.据他说,开始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后来进了医院,花了一万多块,才保住了命,还幸亏他是牧民,较富裕,另外他弟弟又专程赶过来看护他.
说话间注意到他弟弟的刀,他说是父亲在他们出生时就为他们各自在甘孜买了一把刀,有二十多年历史了,现在买不到这么好的刀.刀口好,我亲眼见了削铁如泥,可能没泥那么快吧,确是削饭店的大菜刀轻松的很,稍一使劲,一绺钢丝就卷起来.藏族男子都佩刀,有的好看,有的实用,我还见过佩带日本人的刺刀的,据说那个钢也特别好.刀可以用来切肉,这里习惯吃牦牛肉和羊肉,吃的时候刀口向着自己,一片片削下来送到嘴里.藏族吃肉,刀口一定向着自己,否则是不礼貌的.在草原上,刀也是一种保障,狼狐和鹰什么的多,另外对坏人也是一种威慑;另外,我觉得也是一种男人特有的标志,能够增加异性的注意力,不知道对不对.刀鞘的装饰,纹路细致而古雅,传统的都是银或者金来包或者嵌,上镶大块的绿松石或者红色珊瑚,没钱的可以用铜做.商店也有卖机器流水线出来的刀,只有实用价值,连鞘都是极其简易的仿制皮革套子,但是便宜,所以买的人不在少数.作为游客,同时也是男人,我不免处处留心这些刀,本来想买一把,不过确实没有实用价值,就作罢了.另外古人说,下者伐其兵,上者攻其心,带把刀只会增加别人的不安全感,实在是自己潜在的危险,哈哈,所以决定以手无寸铁的精神,寻求最大的安全.玩笑归玩笑,最终还是没买,是因为好看的刀大多不中用,中用的刀大多很贵,因为夏河值得我多住几天慢慢了解,所以还是没买.
途径临夏回族自治州,就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传统的边陲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十分悠久,至今已经完全互相包容,但传统文化还多有保留.而回族朋友善于做生意,在藏族聚居的甘南,饭店大多是清真饭店,可以说是生意兴隆.以土门关为界,南边是甘南州,穿着传统藏袍的藏族朋友逐渐多起来,再加上庙宇\民居和草山上成群的牦牛和山羊,完全进入了藏区的文化氛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藏族民居的窗户,同样是长方形,但是外画梯形的轮廓作装饰,使人误以为窗户是大大的梯形.结合以前读到的历史,知道甘南一带一直是吐蕃和唐朝的边境地区,藏族朋友很早就在这里定居;而其北的临夏,则一定是在元朝以后,宁夏的回族后裔迁移聚居在此,因为回族的起源,在成吉思汗迁中东一带的工匠及其家人,到被灭掉的西夏故地定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在西北地区,民族聚居是大的方面,在小的方面,则是杂居的态势,在夏河就很明显.
车到王格尔滩,因为我们坐的是到州府合作市的车,就下车,转了到夏河的车,约半小时就到了夏河.冰冻的河面下时而钻出的欢快的河水,被冻住的凝固的瀑布,还有无比明媚灿烂的高原阳光,低飞觅食的鸟儿,和草山上班驳的未融化的雪迹,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印象中.在夏河车站下车,出站就到了大街上,夏河就这一条街,我们站在一端.来夏河的人第一件事都是去拉卜楞寺,寺在街的另一端.坐三轮车和出租车都是一块钱,出租车上车每人一块,要拐弯加一块,再拐再加一块.好在夏河没多少弯可以拐,大家公认这种收费方法公道合理而且爽快.唯一不爽的是单身来的韩国留学生李承营,她天黑到达,拿出地图到街另一端的华侨饭店,被收了五块钱,还坐的是三轮车.我们就想象她掏出地图问话的情景,八成让人猜出是外国人,另外那几天真是冷的出奇,她坐在三轮车上一定凉爽的很.其实她一招手喊个出租车就可以了,出租车满街是,并且到华侨饭店只要一块钱,因为不拐弯嘛.但是现在是个信息时代,这些信息大概没人免费告知,所以我就写下详细的攻略,当是行善积德嘛.
下车以后,马上被独特的街景所吸引.身穿藏袍戴着高围脖的藏族少女,只露出亮闪闪的眼睛,无比的神秘和宁静.更奇特的是满街可见的出家人,一律穿紫红色的僧袍,实际上就是一块布,很长,通过独特的步骤围成衣服,也可以遮住鼻子或者围住头,多余的部分再通过快速而复杂的方法甩在肩后,令我赞叹:简洁\美观\神秘\庄重.拉卜楞寺是著名的佛教学院,对僧侣的衣着有统一要求,不但色彩统一,款式也要求一样,其实所谓的款式,还是一块布,呵呵.他们统一穿长腰的黑色棉鞋,不象我在四川看见的喇嘛,好多穿着皮鞋,好象有点时髦.拉卜楞寺处处透出名寺的风格.在夏河第一次见到僧人在街上路过或者买东西或者吃饭,真正体会到藏传佛教的佛教生活化特点,在这里,佛教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象在内地,总是令人无比敬畏和神秘,可以说是各有特点吧.拉卜楞寺最盛时曾经有三千多人,现在有一千多,对小小的夏河县城来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因为僧人和朝拜者的众多,夏河县城在冬日的艳阳下,透出味道十足的洁净和空灵,连买卖东西说话,都是那么轻声而恭敬.
环顾一条街的夏河县城四周,是远近的群山,北侧是草山,山顶上有巨大的插箭垛,那是藏族朋友古老的传统,把箭插在一起,形成一个箭垛,据说有崇敬神山的意思.现在则演化成一种形式,否则远远看去,谁都不相信那一根根巨大的枝条,居然是箭,那么大的箭恐怕没有足够大的弓来射它.从文化的发展来看,也确实应该这样,从实用主义,到形式崇拜,再把形式发展成更纯粹的象征意义.那现在的箭垛当然就用巨大的枝条,不再用箭了.这和奶钩一样,当初为了挤牦牛奶的时候挂奶桶用,女性在腰间挂了一个有左右两个钩子的铁片,如今已完全演化成形式,一般用纯银打制,并且很大,上镶一块块巨大的粉红色珊瑚,一般造价在八千元左右.而藏族妇女,则很多人都戴着那个,我在云南银匠铺,就看见一个藏族父亲正为将出嫁的女儿订做,毕竟是贵重物品,就在旁边盯着,以示监督,手里拿着花五千多买来的珊瑚.藏族朋友并不十分善于做生意,金银制品的加工,普通被云南的银匠们垄断,在夏河和其他地方,都是这样.珊瑚是按克买的,越大的珊瑚单价越高,以红色和粉红为尊,乘以克数,就更贵了.奶钩因为个头大,上面使用的珊瑚也只好很大,加上一两千块的银子和加工费用,往往在八千元左右.按碰见的一位美术博士生的话,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在我们较现代的地区,已剩下纯粹的实用主义了.这话很好,表面上看,实用主义是先进的,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倒退,比如奶钩,再回到一个铁片的实用阶段,想来徒能令人颓丧.站在蓝天和大夏河之间,藏族姑娘就靠了宽大的藏袍\乌黑的头发,闪亮的眸子,以及那些温润如玉的装饰品,令远方的客人惊为天人.
大夏河从县城穿过,清澈的河水在冰和残雪中穿过,如果在街尽头安静的地方,可以听见汹涌的哗哗声,那种原始的韵律和声音,我们也许曾在梦里梦见过.河南侧的山上,草地上点缀着大片的松树林,其余的树种想必难以在这里存活.沿河西去,大概二十公里,就到了美丽的桑科草原,属于夏河县桑科乡.对于这片传说中亚洲最美的草原,我决定还是夏天的时候再去,因为在网上搜到的那些绿草漫山的照片,令我早已迷醉,决定一定去体验一下.当然,冬天有冬天的景致,随后我从若尔盖草原经过,车行二郎山口,俯瞰那无垠的黄草,和远处一抹披着白衣的山峦,大片的云霞离山顶仿佛那么近,在阳光下光影变幻,令我感到不虚此行.桑科草原的夏景,我一定保留在心中,与它约在夏天相见.
夏河的华侨饭店,是一位藏族朋友从尼泊尔回国开设的,小小的,干净整洁,服务员有的会说流利的英语,所以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旅行攻略上,很多都标有这个小小的宾馆.另外卓玛饭店也在外国游客中比较有名,其他如雪域饭店,和武装部招待所,有时也出现在外国朋友的手册中.这里没有出名的饭馆,不象郎木寺镇小小的丽莎饭馆,因为会做西餐名扬世界.现在是淡季,如果住华侨饭店,三人普通间可以谈到十块,标准间可以谈到二十,当然只是一个床位.旺季的时候据说会大涨价.华侨饭店最出名,所以背包客和外国游客喜欢住这里,可以交到朋友,往往可以相约同行,下一站就是郎木寺镇.我在这里住过几天,每天和不同的人同室,一天是巴黎的一个工程师,一个是意大利的戴鼻环的怪人,还有北京等地的背包客,都是一个人出来并且年龄在二十几岁,工作过几年.这个季节出来的,看来都比较有个性,所以大家交个朋友,是当务之急.在这里,我学英语的兴趣大增,这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和外国朋友只能用英语交流.说心里话,到了夏河,我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不仅仅是景观和风俗,藏语\英语\荷兰语\普通话\甘南汉话,这里简直是一语言博览会,英语口语好的人格外令人刮目相看.夏河旅行收获二:学好英语.收获三,就是美女,有一北京来的漂亮女孩子邀我和她一起去两百公里外的郎木寺镇,我因为要详细观察夏河,只好拒绝,心中隐隐作痛.而一个荷兰女孩子,在夏河见到后,在郎木寺又碰到,在郎木寺宾馆值班室的炉子边狂比划英语,事后精通英语的老板女婿尕尔藏笑道:你们两个英语都很差.就是这个女孩,在若尔盖和松潘丽莎妹妹开的饭店,又听到她的消息,我们的路线是完全一样的,当然一般从兰州南下的人,如果时间多的话,都是这么走的.当然没有再碰上她,实在有些遗憾,她是出来考察线路的,沿途画地图,认真的样子实在好玩.
说心里话,住华侨饭店完全是为了观察其他的旅行者.之前我在拉卜楞寺的扎西喇嘛家住,是朋友介绍住在他家.他请我们吃的第一顿饭另我大跌眼镜,好在我的眼镜是塑胶的:牦牛肉火锅.哈哈,大凡初与喇嘛接触的人,都会惊讶万分.我当时满腹狐疑,但是他做的火锅实在好吃,所以只吃不问.在我们说话间,他把街上买到的各种香料放在铁盘内,在炉子上焙,然后放进锅里,佐以牦牛肉和蘑菇\白菜,麻辣鲜香.这里不产蔬菜,蔬菜是在水果店和水果一起卖,地位尊贵.事后知道,喇嘛是可以吃肉的,因为不是自己杀的嘛.
扎西的家在宗咯巴殿的后面,是在规划好的地方,自己掏钱建.一层层僧舍依山面水,可以看到拥有二十八座大殿和万间僧舍的拉卜楞寺的全貌.扎西的院子平常不锁门,木质的门楼进去是个三合院,门一侧是厕所和杂货间,对面是正室,他住和念经的地方,一间房子.右侧在台阶上下各有一间,都是平房子,但是地势分两层.上面那间就是厨房,我们在那里吃的饭.下侧的一间也是住房,我们在这里住的时候,他就自己搬到此间去住,把正室腾给我们住,但是不能睡懒觉,因为他每天起床后要去那里念经.我们住在炕上,没有烧火,但是有热腾腾的大炉子,有木墙裙的房间令我们感觉恍若隔世,以为是森林小屋里度假,睡觉都偷笑.电视机\录音机一应俱全,都是别人送的,录音机是我们内地八十年代时髦的那种,但是早上还是睡梦的时候,扎西放起了萨克斯吹的<爱的誓言>,令我感动的一塌糊涂,用左手去掐右手.浪漫,实在是浪漫,那音乐如此的打动我.当然,这个磁带也是朋友送的,扎西并不懂歌词什么意思,他的汉语还好,但还不是特别好.晚上出门站在院子里,正赶上燃灯节,是藏传说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逝世日,僧舍上都点起了酥油灯,或者电灯.用来燃烧的酥油,都是虔诚是藏民专程赶来敬献的.上面,星空斑斓,群山无语,宗咯巴殿的一角在夜空中兀立,挂在角上的风铃不叮叮当当的随风或疾或缓的响着,朋友惊呼,说是看见了火流星.日后看报纸,兰州有陨石降落,燃烧的光线照亮整个城市.神奇的地方,神奇的事件.
说到寺院,除了青海河南蒙古亲王出资于270年前建立拉卜楞寺,夏河还有关帝庙,规模较小.汉藏商人喜欢从各地赶来祭拜,用现在的话讲,尊重那份"诚信".关羽混的确实不错,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在佛教氛围这么浓的地方,也有他的寺庙存在.其实佛教里关羽是护法神,当然地位是低于出家人的,因为他相当于保镖吧,取其人格高尚武艺高强的特点.山上还有一坐尼姑寺院,寺院里住着一家人家,那家的女孩子很漂亮,眼睛纯净得令人震惊.这个寺院的壁画很令我喜欢,其中有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背上站着一只猴子,猴子上面站着一只兔子,兔子上一只鸟,鸟刚好够着树上的桃子.据说是众生团结合作的意思.寓意非常好.图案中使用的海浪纹路令我注意,想起藏族朋友对珊瑚的偏好,还有大海螺错以金银做的法号,都仿佛在说明青藏高原曾为沧海,这些历史对文化的影响如此顽强,令人感慨:沧海桑田,沧海桑田.同行的美术博士则认为,藏族一定是最古老的人种,不愧是大胆的猜想.而旁边的一座尼玛派的寺院,则规模亦较小,在安多藏区,尼玛派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僧侣的职业世袭,僧袍较为繁冗,头上蓄辫,包以黑布.在夏河街上,偶尔也能看到他们走过或者买东西\吃饭什么的.
这些寺院是可以免费参观的,拉卜楞寺也是,但是拉卜楞寺的各大殿要买票才能进入,在售票处买,一张票就可以参观所有的大殿,票价目前是二十元左右.出家人卖票,要早上十点才开始卖,有导游带领,其中一个从印度回来,会讲流利的英语.导游都是僧人.我没买,因为我去的时候赶上燃灯节,可以自由出入.拉卜楞寺是没有围墙的,经常见到游客围着转圈,找正门,结果到处都是门,找不到围墙.这么大的区域,完全开放而没有围墙,是挺令人意外.每天早上,僧舍前地上都用白灰画满祥云,游客都不敢踩,怕犯禁忌,其实就是让你踩的,吉祥一下嘛.我第一天早上出门看见这些祥云,确实把脚抬在空中数秒之久,一肚子疑惑.更疑惑的是,喇嘛可以在路上和殿间的空地随地小便的,因为他们穿着僧袍,蹲在那里游客看不懂在干什么.上文提到的美术博士,曾经不解的问我,我说是小便啊,如此而已.其实我觉得这样好,与人方便者,必要自己方便.有时候,可以看见大便.但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崇敬,倒是觉得心下释然.人家本来就是这样,你作为游客,没资格大惊小怪的.
运气好,在尼姑寺院和尼玛派的寺院都赶上做法事.那天尼玛派的法事较隆重,也是为庆祝燃灯节,长长的法号呜咽浑厚,鼓点激越,极其雄浑的念经声穿云裂帛,我觉得胜过一切音乐家.尼姑寺院属于格鲁派,和拉卜楞寺是一样,所以我在拉卜楞寺大殿看见的那场法事,是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令我震撼的一幕.清晨,还很冷,各地的藏民就带着青稞和酥油,以及桑柏,赶到各个殿.穿相同僧袍的僧人,有老的,年青的,也有很多少年或幼年出家人,从四周的僧舍涌来.那一幕实在是震撼,同行的韩国留学生李承营原地转圈,眼都不眨的看着这些,仿佛在看环幕电影.她的母亲是信佛的,也许她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震撼的佛教氛围吧.进入大殿的外门,站在院子里看,僧侣们已经在大经堂的台阶下坐下,一起念着经,完全是随意且发自肺腑的,并没有人监督.那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我的灵魂蓦然澄清,感觉到泪水在全身流动.白塔内的桑柏\酥油和青稞开始燃烧,袅袅白烟升起.不久法台到来,高大的身躯穿着身后有众多竖褶的红紫色大僧袍,肩膀被垫的非常高,头上戴着黄色的喇嘛帽子,在簇拥下走进门,令人敬畏不已.坐在地上的全部喇嘛立刻停止念经,极恭敬的迅速站起,合十低头,头低的象羊儿任人抚摸的样子,那只能用虔诚两个字来概括.法台从闪开的道路中上了乾隆亲笔题名的大经堂,僧人们迅速脱掉鞋,在滴水成冰中赤脚跑进大经堂,各自坐定,法事开始.朋友笑说,出来的时候还怎么认得谁是谁的鞋呢?我想习惯了就好,各人放在哪里,心里是有数的.
那场盛大的法事,还有无比清晰洁净的世界,以及湛蓝的天,远山上的片片积雪,那些走来的人,
以及网吧\舞厅,它们就是夏河.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1 11:40:53 阿扁在拉卜楞寺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1 14:51:29 拉卜楞寺的转经人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3 16:36:55 大经堂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6 15:00:11 赠琴
石彤即阿扁
于甘南合作市
乐者,我已赠琴于你
和六月之舞
这是暗地的约定
掐得我的手生疼
从此我将和你消失
在雪夜留下一行行迹
琴声响起时,雪崩开始
而我已不能听见
既然,赠琴于你,我将从此耳聋
并且远遁
乐者,你并不善鼓琴
昔日的爱情
你也从未曾懂
就让弦声喑哑吧,为了所爱的人
为了所爱的人未曾听见
乐者,我将越走越远
该怎样和你再见,用什么样的语言
我将空空荡荡,一如空空荡荡的街道
街道没有了你,犹如我没有了琴
乐者,我已赠琴于你
和六月之舞
这是暗地的约定
掐得我的手生疼
如果曙色来临
青春的琴弦上,放上你干枯的手
抚弄吧,胜过空自悲切
第七弦已经欲裂,记住千万勿触碰
一至六弦,弹起许多灰尘
小心,它们迷了你的眼
深夜的离别,终将在深夜想起
青春的琴弦,却要在暮色中响起
远行的人,从未回头
守琴者,为琴憔悴
乐者,我已赠琴于你
和六月之舞
记住那句话: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2005.1.7
作者:zuiaihelen 回复日期:2005-1-17 1:06:19 喜欢。
作者:菩提小妖1105 回复日期:2005-1-17 5:15:09 阿扁,看着你那样的笑就知道你一定是个豁达的人,愿你像走在路上的决心一样,可以一直那样笑下去――谢谢你的片片,甘南也是我今年的目标,同时,也祝愿自己可以早一天到达那里!!
作者:用尾巴走路的猪 回复日期:2005-1-17 6:32:10 风景真美啊,无言了~~~~~~~~~~~`````
作者:iceframe 回复日期:2005-1-17 6:34:04 好看~!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7 16:49:03 谢谢各位!
扎西喇嘛接见阿扁,鼓励阿扁继续为民众打拼~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7 21:50:54 阿扁和尼姑\住在寺院的藏族少女\以及寺院附近的孩子们在一起合影.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8 4:54:27 声明:以上图片均非阿扁作品,但拍摄时阿扁在场,前三张除外,是朋友藏品.4.5.6.7是曾晓航拍摄,清华大学美术博士,师从陈丹青.其余为风清雨扬拍摄,兰州摄影家,前三张藏品(夏天拍摄)亦由其拍摄并提供.二人均是我的好朋友.没有掠美的意思哦!
作者:flangehead 回复日期:2005-1-18 5:53:33 还有照片么,没有看过瘾啊!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8 6:35:01 有啊,敬请关注,哈哈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8 9:44:17 夏河。近为贡唐宝塔,远为拉卜楞寺。
作者:游海 回复日期:2005-1-18 11:26:11 好像8错,记号。。。
作者:fly00 回复日期:2005-1-18 12:06:10 没有到郎木寺么?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8 12:14:20 去了啊,并且去了两次,每次都住几天
人都混熟了啊,但是没图片,遗憾
作者:世界高城 回复日期:2005-1-18 12:57:00 不错啊,继续笑着上路吧,我喜欢那张喇嘛坐在阶梯上的照片。
作者:沱江莲 回复日期:2005-1-18 13:41:00 家门;不错,有时间来相西吧!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8 22:44:50 大夏河水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9 17:13:51 白塔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9 21:17:33 少年出家人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0 13:37:17 佛殿一角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 17:35:35 佛殿一角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 18:13:12 借用两张网上的照片
作者:真我的风采1980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 18:15:50 作者:真我的风采1980
和上面这张都是郎木寺
季节和我去的相同,冬季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 18:17:14 http://www3.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2343770&Key=335176554&strItem=travel&idArticle=37323&flag=1
干脆把这位老兄的帖子地址放在这里,有很多郎木寺的图片,以及其他地方,行程和我相同,季节也相同,有几张很不错的图片
作者:希阳 回复日期:2005-1-21 19:56:09 好漂亮的片片,看着真过瘾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 21:12:11 谢谢咯
作者:真我的风采1980 回复日期:2005-1-21 21:45:03 拉卜楞,也同样是在那个山坡上拍的,手都冻坏了!
作者:真我的风采1980 回复日期:2005-1-21 21:46:21 自己拍PP的技术太臭了,在拉卜楞拍的好多照片都作废了!
作者:真我的风采1980 回复日期:2005-1-21 21:48:10 楼主的文字好美,仿佛让自己再次置身那片远离法器的世界
作者:真我的风采1980 回复日期:2005-1-21 21:50:36 那天早上我随着转经的人在拉卜楞转了一个早上,寺中只有转经桶转动的古老的声音及喇嘛的念经声!还有远远就能听到的这个穿透力极强的号声!可惜照片拍废了!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 21:56:58 谢了!
<关于郎木寺>
作者:飘摇的蝴蝶 回复日期:2005-1-21 22:59:53 好美的文笔和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强弓当挽 回复日期:2005-1-22 1:46:56 很干净的地方啊
谢谢为欢!
希望来能看到更多的作品
我是边城浪子....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2 13:19:49 关于我的名字:真名石彤,网上叫石彤或者扁平足,Q上叫为欢
哈哈,都是我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2 14:16:18 http://soft.xbzh.com/music/ShowSinger.asp?Classid=14&Nclassid=234
推荐这些姜育恒的歌给路上的人听吧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2 14:31:21 一个留言:
我一点来的,现在快两点了,还没碰上你
我想如果再晚看不到你,我就要离开了,
不知道去哪里,到车站再决定吧
无论是爱是恨,陷入其中都是烦恼
对我来说,只有不断的离开,展开新的旅程,
属于我的,也许只有流浪。
而你,终将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展现给一个人,
那一个人是幸福的。不要蹉跎。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2 14:35:39 一个回帖:
二十五至三十三岁之间
河南的哪位朋友春节想在外过节,最好去江浙一带的,云南也可以
我是
你好象在征婚哦
去云南的话我们AA一下
87165899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2 23:40:44 半日莲
石彤
沐水生生世世的莲花
伸出水面的部分
是爱的图腾
良人,可是你上一世
路过的那一朵
此花蹊跷,犹如鹿眼
令放慢脚步的行者
耳昏目眩
恰中了那迷香
在梦里接连交会
那错过的脚步
可曾忏悔
在满月的清辉下洒下清泪
是婆娑的泪珠啊
年青的人
终有一人停下脚步
在半日之间,所有的爱全部枯萎
萼残红衰,全在一瞬之间
有多少人和事,在一瞬之间
全然都能遗忘
栖息的青鸟,传来上世的讯息
又有何用
驻立的人已经离开
爱人,可是你上一世
错过的那个人
青鸟也已离开
硕大的莲花将沉入水底
连南塘的渔夫
都已满面秋色
轮回将濯洗记忆,与风烟中的谜题
良人,莫再苦苦哀求
下世再与她相遇
欲知相爱的人啊
究竟有何心事
吐露芬芳的片刻
为什么总沉默不语
诗经的故事总是遇人不淑
南朝的民歌总令人断肠
涉江去采芙蓉啊
舟楫能否从容一些
不辜负那韶华的等待
沐水生生世世的莲花
伸出水面的部分
是爱的图腾
良人,可是你上一世
错过的那一朵
2005.1.22于兰州
作者:影子的吻 回复日期:2005-1-23 2:04:12 Fz20阿扁你的吗?
哎,独昏昏独闷闷!!!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3 2:28:18 哥们儿,
Fz20什么意思啊?
阿扁你的吗又是什么意思啊?
哎,我亦独昏昏独闷闷!!!
作者:影子的吻 回复日期:2005-1-23 2:54:52 还在啊
Fz20松下的数码相机啊
你帖的照片不是用那机器拍的吗?
“佛殿一角”狮子的那张到“扎西喇嘛接见阿扁”都是Fz20拍的哦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3 3:01:20 哦~~明白咯
我对相机不怎么懂啊,以前做记者时,也只是拿报社的佳能机子傻瓜似的拍,具体型号和其他功能一概不知。这个机子是哥们刚拿到手的,为了陪我去夏河专门换的,块头不小,可谓是又粗又黑又长。晕。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3 9:36:18 纵有一千次的相遇
又怎能化解我的心焦
晨雾沾我的睫毛成霜
冷风我从不曾回避
我的心却因你而寒冷
每一次笑魇如花
每一次黛眉深锁
都是失之毫厘的缘分
2005.1.23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3 9:58:42 缘分无可逃(歌词一个)
石彤
纵有一千次的相遇
又怎能化解我的心焦
晨雾沾我的睫毛成霜
冷风我从不曾回避
我的心却因你而改变
每一次笑魇如花
每一次愁眉深锁
都是失之毫厘的缘分
没理由逃开你的世界
我终将选择面对
虽然结局不为我知
我愿意全情投入
谁告诉我这缘分
你我都无从把握
谁告诉我这缘分
将是生生世世的煎熬
我不管不顾不进也不退
请别说别问别给我纷扰
如果宿梦怨梦愁梦一场梦
不如真爱深爱痴爱缘分无可逃
2005.1.23
闲了作个曲子来唱,有没人愿意出钱录唱片啊,哈哈
作者:影子的吻 回复日期:2005-1-23 13:25:24 阿扁
上面这些是兰州拉面来的灵感吗?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3 13:58:52 甭提了,拉面必须到兰州吃,原因很多,水质适合、面里加蓬灰,另外群众基础深厚竞争激烈。火车站的很差。一般生活区的拉面馆都非常棒,因为当地群众很挑剔的。我在汽车南站对面理工大学旁边这个网吧,旁边这家拉面馆也是水准十分之高啊,令我佩服,就是这个味儿~面好汤好上来快口感好,完美拉面。便宜,大碗2.2元,0.2指消毒瓷碗,颇大。这个网吧1.5元每小时,会员另外有折扣,最多可折合九毛一小时,通宵8元,环境好,宽敞温暖,适合等车。哈哈,广告。如果大家去甘南的话,就必须从南站坐车,我推荐这家拉面和这家网吧给你们消磨。晚上网吧门口有个烤羊肉串的,亦得意。
作者:影子的吻 回复日期:2005-1-24 18:54:12 靠s,兰州拉面在老家很吃不开啊,
怪不得要跑老远到我们这起卖5块大洋了!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7 15:47:24 不是吃不开啊,是太家常,所以便宜而且好
兰州除了拉面没什么好的了,建议大家路过兰州,吃一碗拉面就继续赶路
作者:精灵扬扬 回复日期:2005-1-27 16:31:16 好吃的不少的啊~
下次找个当地人当导游~
带你去吃好吃的,
再专门开个美食帖~
嘿嘿~~~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31 15:25:36 要得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2-1 2:10:48 色情旅游之松潘式叫床声
抵达松潘,入住县人民医院对面的老照旅馆.经全力砍价,达成五十元住十天的协议.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2-2 19:49:15 四川盆地,麻辣烫,小巷,下不完的小雨,心也湿漉漉的,
小生活,小惆怅,千百年来这里就是这样.和大西北的粗犷\
艰苦是两个极端.住在简阳这个小旅馆,要在这里过年,
想起杜牧的一首<旅宿>,羁旅生涯,如彼.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还有这幅以这首诗为内容的同题画,上海画家陈福兴的,
前几年是我的电脑桌面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3 3:39:10
经三峡到宜昌,然后到天门,应城,孝感,信阳,郑州.
在郑州住下,找到河南商报的工作,干回老本行记者.
眨眼间从流浪汉变成记者,我丝毫不怀疑有一天我又变成
流浪汉,在公路上,那些路牌,在等待我.
但是,眼下,如此.因为我的生命为自己,但不仅仅为自己.
不要抱怨生活总不如意,
其实,每一次都是旅程
不要渴望爱人会来到身边
其实,每一天都是浪漫
追寻梦吧,为了梦的心灵
即使被现实压迫窒息
仍要大口的呼吸
用尽毕生最后一点浪漫
自由的呼吸
自由
呼吸
永远只在你心中.
作者:丽江璞玉 回复日期:2005-3-13 3:56:41 今天,现在,才算真正认识你。你好啊,扁平足。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3 5:23:05 你好:)
作者:石彤2 回复日期:2005-3-13 6:23:37 每一次醒来都是在梦中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14:19 啊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19:40 在成都梦之旅青年旅社一起过除夕的俩朋友,他们也不认识,但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身份证为证。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21:25 还是他俩,当时坐我左边,也是单身来的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22:16 3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22:54 在楼顶的年夜饭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24:05 楼顶那场烟花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24:55 楼下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29:49 梦之旅410的室友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31:20 白夜酒吧,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开的,在玉林路和芳草街交叉口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3-18 11:33:40 还是梦之旅大堂
作者:绿绮pp 回复日期:2005-3-19 10:28:24 扁平足,你好.
我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我想找你约稿郎木寺的稿,请与我联系.QQ:56779196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0-27 23:51:00 5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1-6 22:59:14 什么都不说
姑娘
明天我将开始
走遍山和水
作为对你的
怀念
什么都不说
姑娘
逝去的青春
何必感怀
每一个清晨
露珠都重复
爱情
都不用说了
请看我
出征前的
容颜
花可老歌可休
岁月不可等待
当河流趟过
我
当大地送我以
最后的安息
那每一声
叹息
都将深藏记忆
既然
不能相爱
姑娘
让我走吧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4 17:04:05 不能没有远方
平凡的生活
你我曾经努力
太多的忧伤
洗净了泪水
不能停止梦想
不能没有远方
否则将
通向死亡
虽然游戏终会结束
可是我要飞翔
如果不能飞翔在蓝天
就
飞翔在自己的梦里
如果没有明天
就生活在远方
自己的远方
一双孤独的脚
走在孤独的路上
作者:扁平足 回复日期:2005-12-19 03:37:02 给她
一年
我过得惊心动魄
青春的游戏
已接近尾声
远方却
依然在远方
北方的雪
不知何时已经下过了
想要憔悴
都不能实现
岁月让你
一点点地憔悴
也不要企望
停留
冰冷的河水
永远在流动
有如你冰冷
的心
和米拉日巴佛阁
冰冷的气候
冬天我习惯躲起来
翻看那些旅程
在这个温暖的冬
之夜
我想你,有如
想我自己
2005.12.19.
3:36北京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