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概述: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血管内科)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造成起搏及/或冲动传出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虽然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特发性退行性硬化、冠心病、急慢性炎症、心肌病及手术后创伤,个别为家族性。主要表现为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变性、坏死、纤维化或脂肪化,退行性硬化,淀粉样变,甚至钙化,导致起搏及/或传导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
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0
症状表现:
1.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为此征的最早表现,不管白天晚上、饭前饭后或活动前后,心率始终缓慢,约占病窦征的70-80%。
2.窦性静止:可出现由于窦性静止所造成长P-P间期,且与基本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
3.窦房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仅可显示莫氏Ⅰ型或Ⅱ型窦房阻滞。
4.慢-快综合征:在以上三型的基础上,反复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或颤动者称慢-快综合征。
5.双结病变:在一、二、三型的基础上,如不能及时出现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5秒)或交界区心率<40次/分者,称为双结病变。
6.全传导系统缺陷:同时兼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者,称为全传导系统缺陷。本征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为主,如乏力、头昏、失眠、易激动、胸痛、心悸、胸闷、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多见,重者可致昏厥,部分病例可发生猝死。
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0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心电图特征及/或实验室检查阳性,可做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诊断。但必须排除药物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因素
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0
治疗: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如心肌炎、心肌缺血。
2.避免一切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心得安、异搏定、奎尼丁、乙胺碘夫酮、洋地黄等。
3.心率减慢伴明显症状时,可静脉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
4.可使用烟酰胺;
5.反复发生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1
预防常识:
病窦常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或纤维化所致,应积极查找病因,对症处理,对心率过于缓慢者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生活及工作。
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1)在窦性心律时呈持续的、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频率一般低于50次/分。常伴有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在此基础上,常有逸搏、逸搏心律出现。
(2)当出现异位心律时,常常是心房颤动,少数是心房扑动。未经治疗时,心率常较快速。如恢复窦性心律时,表现为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3)可伴有其他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等。
(4)窦房结功能测定试验阳性反应。常用的试验有:运动试验、阿托品试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及近年开展的食道心房调搏试验等。
liuweixing发表于2006-5-418:5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睡眠有什么关系?本病又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有缺血、炎症、纤维化或坏死等病变所致,有时可累及心房及房室结。多见于冠心病的膈面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等,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脑、心、肾供血不足症状。本病多在夜间发病,且常发生睡眠中猝死。
有人曾对15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连续32夜进行脑电及心电监测,结果发现有7例病人夜间频繁出现5秒钟以上的心脏停搏,且主要发生在凌晨的1~3时和5~6时。根据这一时间估计,病情发作多数是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这也就要求医生及病人家属要密切注意这段时间的监视护理,以防出现意外。
632310049发表于2006-5-419:28
sss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只是一般的治疗与预防措施难以控制病情。在安装了起博器之后大多可以得到改善。只是医疗费用较高。
yuzhaoming发表于2006-5-520:19
回答者用心
nifang发表于2006-5-621:08
讨论病例真诚的希望大家把遇到的病例,注意事项写上来,大家共同进步,谢谢!
zjkd6963556发表于2006-11-1119:10
R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装了心脏起博器后,服肠溶阿斯匹林等抗凝药后皮肤出现明显淤斑,怎么办?怎么继续抗凝?服潘生丁可否?此药能否长期服?盼尽快回答,谢谢!
medi190发表于2006-11-1806:03
R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我的意见:
1、装起博器;
2、药物:
(1)阿托品、异丙肾类
(2)氢考+氨茶硷---------------1~2周。
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