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布氏杆菌病

鹿的布氏杆菌病

2009-12-08 nc.mofcom.gov.cn A +

布氏杆菌病是人鹿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流产、皋丸炎、关节炎为主要症状。

[病原]病原是布氏杆菌,分牛、羊、猪3型,鹿对3种型都敏感。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胞,无鞭毛、荚膜,无活动性。厌氧,对热敏感,对干燥有很强的抵抗力,侵袭力强,可以从正常皮肤粘膜侵人体内。

【流行病学】患布氏杆菌病的鹿和带菌动物是主要感染源,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其次是皮肤粘膜。实际上任何途径都可感染,患鹿的乳汁、脓汁、流产胎儿、子宫分泌物等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亦有很强的感染力。l病状]本病呈慢性经过,初期症状不明显,日久可见食欲减退、消瘦、皮下淋巴结肿大,生长发育缓慢。母鹿发生流产,流产胎儿多为死胎。阴道流出物有恶臭。2%的公鹿单侧或双侧辜丸肿大,不愿运动,喜卧,站立时后肢张开;生长出畸形茸或病态茸。21%的病鹿膝关节肿大,少数飞节肿大。有的肿大并破溃。大部分因增生引起关节畸形。畸型茸为发炎关节对应侧。仔鹿出现后肢麻痹,行走困难。5%的成年鹿头部枕后有半球形的肿胀,切开后排出多量脓汁。

【剖检】流产胎衣绒毛膜下组织胶样浸润,胎衣增厚、充血、出血。胎儿真胃中有微黄色或白色粘液和絮状物,胃肠浆膜上有絮状纤维蛋白凝块。

乳腺发生卡他性炎症与化脓性炎症。脾肿大,关节肿大、组织增生。公鹿肇丸肿大,内有脓汁和坏死灶。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如流产、肇丸炎、关节炎、慢性消瘦等,不难作出诊断。确切诊断需进行生物学、血清学和动物接种等诊断方法。

【防治1要定期检疫,阳性鹿要隔离饲养,鹿舍要定期消毒,对产房及母鹿分泌物更要注意消毒处理。对鹿群可接种羊布病5号疫苗。对病鹿要用拜有利、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合霉素等治疗,但疗效不理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