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气肿综合征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00例临床及X线观察

2009-12-08 journal.shouxi.net A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00例临床及X线观察首席医学网2007年08月24日16:12:27Fri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韩如枫刘义作者单位:130061长春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加入收藏夹

【摘要】  目的: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及X线表现进一步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100例病例,男68例,女32例,均进行胸片检查。结果:X线表现两肺野分布的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颗粒状影。结论:本病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本病诊断和复查最简便的检查方法。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03年5月~2005年5月100例病例中均进行胸片检查,并定期复查胸片。男68例,女32例。85例是足月儿,14例过期产儿,1例早产儿。就诊时间为生后2小时~2天,其中有87例有宫内窘迫,55例生后窒息,有明确羊水污染的有84例。以气促、呻吟为临床表现就诊的为13例,以呼吸困难、青紫为临床表现的75例,其他2例。住院时间为7~28天,好转及痊愈出院的99例,死亡1例。结果

本组病例X线主要表现:均可见两肺广泛的粗大颗粒影及斑片状影,密度增高,边缘清晰,支气管远端肺野透过度增强。斑片影中有小泡状或短条状透亮影的病例有64例,右上肺三角形高密度影4例,双肺纹理模糊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的12例,白肺1例,双侧纵隔边缘见两条过度透亮线,纵隔边缘锐利即合并纵隔气肿16例,胸腔顶部可见弧形透亮带,边缘清晰即合并气胸14例。讨论

临床表现: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均有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生后窒息史。吸入量少的可无症状,多数于生后4小时出现呻吟、气促等发病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疳等。多于24~72小时开始吸收,1~2周恢复正常,大多患儿可治愈,合并并发症时病程可延长,严重可导致死亡。

病因病理:胎儿胎粪的排出受肠道神经系统控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胎儿排便。当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窒息,呈急性或慢性低氧血症时,肠壁缺血痉挛,肛门括约肌松弛也可使粪便排出。低氧血症可刺激胎儿呼吸系统,诱发叹气样呼吸,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胎粪吸入气道可形成机械性气道阻塞,造成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肺不张。由于胎粪内含有胆固醇、胎毛、肠道的脱落细胞等杂质,可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使气道阻力增加。由于缺氧和酸中毒引起肺血管痉挛,血管阻力增加,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最近研究认为本病病理生理改变与低氧血症时肺血管损害有关,缺氧酸中毒使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造成肺水肿肺出血,使肺弥散功能降低,缺氧加重,损害肺泡Ⅱ型细胞,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肺透明膜形成。

X线表现:①轻度:肺纹理增粗,轻度肺气肿。②中度:两肺野可见增浓的颗粒影和斑片影,肺野透光度增强,或节段性不张,伴小囊状肺气肿。③重度:两肺野广泛的颗粒影和斑片状云絮影,有时可见肺不张和炎症融合的大片状阴影,常并发纵隔积气或气胸。合并ARDS时,可见明显支气管充气征。

本病病灶形态多样,与吸入胎粪的多少有关,与并发症出现的早晚有关。最常合并肺内感染,大片融合阴影中含有高密度颗粒影,颗粒的大小多为1~3mm,颗粒影为胎粪阻塞小细支气管和肺泡腔。胎粪阻塞支气管引起肺含气不良,肺不张。其次是纵隔积气和气胸,由于严重的肺气肿导致肺泡破裂,肺间质气肿,气体沿着支气管周围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较多肺泡破裂形成气胸。病情进一步进展,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形成肺透明膜,又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片表现为小片实变、支气管充气征、肺野透光度减低或白肺。

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有羊水胎粪污染史和宫内窒息史,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胸片有典型的特征,对于本病的诊断、随诊及疗效观察有很大帮助,也是一种最简便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徐赛英,等.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北京出版社,1998:258-2602金汉珍,黄德珉,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57-3603张国成,孙新.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6):416-4184吴希如,李万镇,等.临床儿科学.科学出版社,2005:783-784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