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丙型病毒性肝炎

消化内科: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症状

2009-12-07 www.39world.com A +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与乙型肝炎相同。抗病毒治疗正在探索。

1.α-干扰素(α-IFN)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治疗后血清HCVRNA转阴率可达50%~80%,但停药后约半数HCVRNA又转阳,再用α-干扰素仍有效。在HCV复制指标转阴同时可见肝功能改善及肝脏病变好转。提示干扰素对HCV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复发时间多在治后6~12个月,若治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RNA阴性,则可能治愈。其复发原因为①病毒基因型不同,一般Ⅲ型IFN疗效好,Ⅱ型疗效较差;②出现突变株;③未完全清除病毒;④耐抗病毒药物。有报告用干扰素治疗散发性丙型肝炎效果较输血后丙型肝炎好。急性丙型肝炎如ALT持续异常超过6个月,应用干扰素治疗。常用有干扰素α-2b(干扰能),用法为: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用2周;后改为每次300万,肌肉注射,隔日1次,用14周。一般疗程3月至6月。若增加干扰素剂量,延长治疗时间(12月或更长),可望提高疗效。近期疗效50%。

2.三氮唑核苷(rilavirin,病毒唑)

为一广谱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不如干扰素。对血清和肝HCV-RNA无明显降低作用。

经研究证实HCV基因组为一线状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属。由编码区、5'-非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区小事包括两部分,即结构区与非结构区。前者较保守,后者易发生变异。结构区分C区、M区和E区,相应的编码物分别是核心蛋白、基质和囊膜蛋白,由它们组成病毒颗粒。非结构区分别为NS1、NS2、NS3、NS4和NS5基因,相应编码物依次为NS1、NS2、NS3、NS4和NS5蛋白。其中NS1蛋白可能是可溶性补体结合抗原,NS3为HCV-RNA的螺旋酶,NS5为HCV-RNA指导的RNA多聚酶,故结构蛋白的主要功能是HCV的一个特点,以C基因最保守,5'-非编码区其次,E基因为高度可变区,编码的囊膜蛋白抗原性的变异使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作用。

HCV体外细胞培养尚未成功。主在肝细胞内复制。

HCV-RNA分型:国内报告我国HCV主要为Ⅱ型和Ⅰ型。Ⅱ型HCV的治疗效果差。对不同型HCV感染所引起不同的肝损伤和干扰素治疗反应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既往认为HCV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近年随着对丙型肝炎研究的不断深入,熟悉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在许多方面类似,如转慢性、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尤其丙型肝炎也有慢性HCV携带者,因此,对HCV导致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大多倾向于免疫损害,即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

与乙型肝炎病变基本相同,仅病变部位与程度有差别。无特征性病理变化。

输血后丙型肝炎潜伏期2~26周,平均7.4周。散发性丙型肝炎潜伏期待定。一般临床经过较轻,亚临床型较多见,重型肝炎较少。与乙型肝炎相比,ALT、胆红素平均值较低,黄疸持续时间较短,病情较轻、发热少见。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大多数无黄疸、单项ALT升高,有持续或反复异常的特点,但转为慢性肝炎的比例较乙型肝炎高(40%~50%),无黄疸型较黄疸一草坪晚易慢性化。其余于6月内痊愈呈自限性过程。慢性丙型肝炎大多表现ATL反复异常、AST也升高、蛋白代谢较快出现异常,而体征如蜘蛛痣、肝掌、脾肿大等不如乙型肝炎明显。

抗HCV、HCV-RNA检测临床意义

大部分HCV感染者,体内均出现抗HCV。因此,检测抗-HCV对丙型肝炎诊断很有价值。抗-HCV阳性是HCV感染的标志。但目前检测结果不能充分反映急性、慢性抑或恢复期感染。抗体效价也不能反映HCV感染的强度,至少在动物试验中未能证实。抗-HCV阳性可能表示近期感染后的免疫状态,但大多数表示现症HCV感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传染性。人感染HCV后勤工作至抗-HCV阳转,这段时间个体长短差异很大,目前所用方法,测出抗体较晚,在该期唯一感染的标志患者始终不出现抗-RNA,此外尚有20%丙型肝炎患者始终不出现抗-HCV,故实际感染率比检出率高,抗-HCV阴性不能除外HCV感染。

输血后丙型肝炎较明确,人感染HCV后反应可有4种表现:①被动输入高滴度抗-HCV阳性血,于输血后抗-HCV即阳性,5周后转阴。以后又出现抗-HCV自动抗体,可持续阳性;②迟发性抗-HCV反应并持续阳性,一般于输血后20~22周或病后14~16周抗-HCV阳转,迅速达高峰,持续阳性10年以上;③迟发性短期抗-HCV反应,于输血后19~21周或病后9~11周抗-HCV阳转,1年后转阴;④无反应,多见一过性HCV感染,抗-HCV始终阴性。

目前检测的抗-HCVIgM,与其他病毒的IgM反应规律不同:①IgM比IgG出现的晚;②IgM存在时间长,至少3~8年或更长;③IgM与IgG滴度呈正相关;④存在继发性IgM抗体应答。说明抗-HCVIgM不能做为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不能区分近期与既往感染,但可能反映慢性化或带病毒,可做为判定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因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HCV含量很低,直接做核酸杂交,很难查到HCV-RNA,须先经核酸扩增后测定。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CVcDNA/PCR,简称cPCR)测定肝和血清中HCV草药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优点。HCVRNA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HCV复制指标、有传染性。因HCVRNA较抗-HCV出现早,故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献血员的筛查。HCVRNA阴性,说明HCV被清除,因此,也可做为判定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治理传染源

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切断传播途径

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采用1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把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质量。上一页12我要纠错消化内科相关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及治疗急性胃炎症状及治疗慢性胃炎治疗与症状应激性溃疡的治疗、症状急性胃扩张的治疗、症状最新排行热点排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急性胃炎症状及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和治疗黄疸症状及治疗慢性胃炎治疗与症状便秘的症状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大肠恶性肿瘤症状和治疗肝性脑病的症状和治疗腹痛的治疗、症状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及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症状和治疗腹泻的治疗与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与症状肠梗阻的治疗、症状肿瘤性息肉治疗与症状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急性胃炎症状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症状及治疗慢性胃炎治疗与症状急性胃扩张的治疗、症状应激性溃疡的治疗、症状胃粘膜脱垂症的症状和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症状和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和治疗残胃癌的症状及治疗胃泌素瘤的治疗和症状十二指肠壅积症症状和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治疗和症状克隆病的治疗和症状放射性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柏-查综合征治疗、症状39健康世界推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