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2009-12-07 www.xinjiyan.org A +

中医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作者:河北省石家庄建南医院心血管科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越业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病毒性心肌炎,即病毒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病毒到处都有,但多数并不发生心肌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细菌感染、营养不良、精神创伤、不合理的运动、毒物等),病毒急剧繁殖,大肆进攻,直接损害心肌,造成心肌病变。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甚多,如柯萨奇、埃可、流感、副流感、腮腺炎、风疹、疱疹病毒,以及腺病毒、鼻病毒等等。特别是柯萨奇病毒B组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典型的病例在心肌炎出现前数日或1-3周,有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如发热、咳嗽、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常伴肌痛、关节痛或皮疹。随之而来的可有心肌炎表现,轻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可无症状。
    患者自诉头晕、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或仅表现为乏力、苍白、多汗、神萎、食欲不振。严重者除上述表现外,还出现浮肿;活动受限、所急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有时发病急骤,突然出现胸痛、面色灰白、冷汗、四肢厥冷、皮肤花斑、脉细而不规则、血压下降等心源性休克的危险症状。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领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多采用营养心肌、或根据病情选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对症治疗。根据大量临床观察这些治疗手段不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心肌出现炎性水肿阶段,还是病毒性心肌炎进入慢性心肌逐步演化纤维化阶段,都缺乏有效治疗依据,致使部分严重患者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健康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所以国内外学者都把目光移向中医界,希望从传统的中医中药探索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近年来国内中医界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大多数资料来看,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法,仍然是在传统的多已益气养阴基础上演变而来,对其病因病理的认识缺乏深入探讨,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心肌病理疗效和远期疗效有待于提高。针对这种情况贾江俊教授和中心研究人员一道,自90年代初以来,先后承担了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课题“心博康治疗心肌炎慢性期临床与实验研究”和河北省科委重点公关课题“心肌细胞修复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开展了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他们参阅了上万篇国内外医学文献,吸取古今医家的治疗经验,并从临床实践反复探索,逐步摸索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机特点和规律。在研究中发现,根据本病所见病毒感染---心肌、炎性水肿---免疫变态反应---细胞坏死---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细胞间质毛细血管纤维化---损伤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首创“心肌细胞修复法”,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用机理创新点: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阶段,调节自身免疫,消除心肌病理性水肿、炎行浸润,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病毒性心肌炎慢性阶段,病理改变主要是心肌纤维化形成,主要分解纤维化为主。“心肌细胞修复法”是从根本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手段。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