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病毒性心肌炎

2009-12-07 health.163.com A +

病症: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何谓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证据表明,其病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为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随着病程的进展,病毒感染可激发免疫病理过程,从而加重或造成新的心肌损伤,这一过程慢而持久。目前,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约有60%~88%的病人在发病前两周左右有过发热、咽痛、身痛等上感或腹泻等先驱病毒感染史,而病毒的感染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所以,中医认为正气亏虚、邪毒内侵,肺卫失调,心气不足,邪毒闭阻心脉为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病变日久,气虚运血无力,可致瘀血内停。

虚、毒、瘀三者并存、互生,可致病情恶化。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选用清热解毒、扶正固表、活血通脉等方法可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并使其逆转。

如何治疗:
近年来,医学界对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具有多重作用:

抗病毒作用病毒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其所诱发的免疫反应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如黄芪、金银花、贯众、板蓝根等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其中黄芪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对病毒DNA的复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中药制剂可以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调节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使之趋向正常。从而增强机体抗病毒的能力。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和钙超载在心肌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中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及钙离子拮抗作用,从而可以明显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坏死,降低心肌酶的释放。

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表明,中药如黄芪、丹参、人参等具有良好的强心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炎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抗心律失常作用通过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消除异常动作电位,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出自《健康报》

【我要找医生】相关文章:


【我要发表评论】手机短信,推荐新闻  【将本文推荐给朋友】【关闭窗口】健康社区健康贴图│性爱专科│呵护宝宝│青春时期│减肥学堂│健康饮食石景山医院性病治疗中心│中医治痛风!肝病可自愈│中医权威治愈糖尿病
鱼鳞病患者请留意!│名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