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结核

结核病

2009-12-07 www.fx120.net A +

肠结核(Tubercuiosisofintestine)目前比较少见,可以分为常见的溃疡型和少见的增生型两种。病因一、肠源型这是肠结核的主要感染方式。结核菌由口腔到达肠部并于肠粘膜接触而发生感染,主要因为经常咽下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引起。引用未经消毒、含有结核菌的牛奶或乳制品;有些是经常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共餐而感染的原发性结核。所谓原发性肠结核是指原发性结核病灶在肠粘膜,结核感染循淋巴管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形成的腹部原发综合症。原发性肠结核在我国比较少见。二、血源性在粟粒性结核病人中,由于血型播散的粟粒性结节也可见于肠部,此种肠结核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三、由盆腔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等直接蔓延所致。一般认为,其先决条件是患者的免疫力较强、感染结核菌数量较少和毒力较强,引起增生型病变;反之则往往引起溃疡型肠结核。发病机理和病理肠结核的多发部位在回盲部,其次为升结肠。少见部位为横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等处;一、解剖因素结核病的特点首先就是侵袭淋巴组织。就肠道来说,小肠末段及回盲部的淋巴组织最为丰富,故易形成结核病灶。二、生理因素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肠内容物通过回盲括约肌前,滞留于回盲末段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结核杆菌与回盲肠粘膜接触的机会。随着病变的发展,感染可从回盲部向上、向下扩散;早期的病变见于肠壁的集合淋巴结和股利淋巴滤泡。起初时为灰色、半透明、直径1-1.5厘米的多数小结,随后融合在一起,迅速变为干酪样病灶。病变处粘膜层破坏脱落后形成边缘不齐的潜行性溃疡。结核性肠溃疡发展较慢,常与肠外临近组织发生粘连,因此肠穿孔的发病率低。如有穿孔,多发生脓肿或瘘管,穿孔部位以回盲部为主。溃疡在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有底层形成,如果损害范围小,粘膜可以再生。增生型肠结核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有时可累及升结肠近端或回肠末段。粘膜下层及浆膜下层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使有病变的肠粘膜增厚、变硬,粘膜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肿块突入肠腔,从而使肠壁变窄,引起梗阻。局部淋巴结增大,回肠因盲肠慢性梗阻而扩大。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