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易激综合征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2005年第5卷第8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2-07 www.39kf.com A +

  【摘要】探讨了近年来采用针刺、灸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针灸结合、针推结合、针药结合等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针灸治疗;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临床表现,持续或间歇发作,但缺乏明显形态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针灸对该病治疗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服食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特别是大部分解痉止痛药对消化道蠕动的抑制。也避免了因胃肠疾病而对药物吸收所造成的影响,减少消化道的负担,因此针灸治疗该病有广泛的治疗前景与研究空间。近年来,针灸在治疗IBS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临床研究

  1.1针刺疗法丁淑强等[1]针刺双侧承山穴,肝郁气滞者配太冲穴,脾胃虚弱者配足三里穴,痰郁气滞者配丰隆穴。总有效率为94.44%。王美娟[2]针刺夹脊穴的治愈率达65.63%,总有效率达93.75%,本方法对局部的肠道症状和全身性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中对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的症状,改善率均达到90%以上,且患者病程越短,临床治愈率越高。杜艳军等[3]采用针灸治疗便秘型IBS。主方为双侧大肠俞、足三里及中脘。肝郁气滞型加双侧阳陵泉、行间,心脾两虚型加双侧三阴交及关元。总有效率为88%。郑关毅[4]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有效率达90%。

  1.2艾灸疗法

  1.2.1温和灸徐淑云等[5]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天枢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有效率为94%。

  1.2.2隔药饼灸吴焕淦[6]采用自制中药饼(附子、肉桂、丹参、红花等),在中脘、气海、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等穴位上对41例IBS患者做隔药灸治疗,总有效率92.7%,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王景辉[7]亦应用此法治疗IBS28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96%,而西药对照组有效率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隔药灸组对腹痛、腹泻、腹胀、腹部压痛等症状的改善尤为明显。

  1.3特种针法

  1.3.1穴位埋线王文文[8]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痛或便秘者取腰部双侧大肠俞,背部双侧肝俞;腹泻或粘液便者取腰部双侧大肠俞,背部双侧脾俞。一般患者仅治疗1次,伴五

  1.3.2穴位注射法张学照等[9]采用左右足三里穴位交替注射维生素K3配合谷维素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与口服谷维素相比,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47.37%。刘云峰[10]取维生素B1100mg/2ml穴位注射足三里穴为主治疗IBS50例,有效率为93%。

  1.3.3火针法曹伟民[11]火针浅表点刺神阙穴治疗IBS58例,痊愈4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

  1.3.4穴位贴敷疗法杨清山等[12]取敷脐散(吴茱萸50g,紫肉桂100g,广木香100g,公丁香50g。上药烘干,共研细末)2~3g穴位贴敷,有效率达97.40%。史奇桓[3]用姜汁10ml浸湿暖脐袋(艾叶、黄芩、干姜、五味子各等份,硫磺五分之一份)睡前贴敷在神阙穴上,有效率90.00%;对照组补脾益肠丸有效率88.00%。两组疗效相近。但因其用药量相对较小,费用较低,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汪慧敏[14]取理肠敷脐散(白术、白芍、蛇床子、延胡索各2份,黄连、淫羊藿各1份,研粉)填充于神阙穴,总有效率94%。

  1.3.5腕踝针谢明伸[15]用腕踝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1例,取穴为双下2、左下1、右上1。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气海,中脘、足三里。两组在治愈好转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腕踝针组见效相对快。

  1.3.6梅花针法张伟范[16]用梅花针或七里针扣刺夹脊穴(从第5胸椎至第5腰椎)治疗IBS总有效率100%,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50%)。

  1.4综合疗法

  1.4.1针灸结合徐永军等[17]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腹痛为主者以天枢、足三里、公孙为主穴;便秘为主者以大横、支沟、照海为主穴;腹泻为主者以中脘、上巨虚、阴陵泉为主穴。如为寒邪内积者加神阙;热毒蕴结者加大椎、合谷、内庭;湿热盛者加中极,气滞者加太冲、行间;气虚者加气海;阳虚者加肾俞、三阴交。并加艾炷隔盐灸神阙穴,有效率为84.4%。段彩琴等[18]用温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主穴为关元、三阴交、大肠俞、大枢、上巨虚,并随症配穴。38例中,痊愈33例,显效5例,有效率100%。吴向琼[19]发现温针并耳压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单纯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薛西林[20]采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1例,总有效率为87.1%。杨亚平[21]用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脾气虚加脾俞、章门等,肝郁脾虚加蠡沟、太冲等,配合天枢、关元、气海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总有效率81.6%。刘立平[22]针刺中脘、内关、天枢、足三里、上巨墟。便秘者加支沟、大肠俞;全身神经症状者加安眠、神门。并用艾条回旋灸法,在中脘、天枢、足三里穴施灸,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7.7%。

  1.4.2针罐结合吴茜等[23]用毫针加火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总有效率为96.7%。

  1.4.3针推结合何严等[24]采有针刺中脘、关元、天枢、脾俞、大肠俞等及掌揉脘腹、指压背俞穴治疗本病36例,总有效率为91.6%。

  1.4.4灸加穴位注射卢爱文[25]对39例IBS患者采用隔姜灸天枢、关元和维生素B1穴位注射足三里、上巨虚,总有效率92%;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针刺天枢、足三里,总有效率78%。两组在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

  1.4.5针灸加心理疏导刘桂珍[26]采用针灸加心理疏导治疗50例患者,选足三里、内关、中脘、天枢、太冲、脾俞、肾俞、命门等穴轮流针刺。每次3~4

  1.4.6药灸结合杨国梁等[27]用自拟健脾理气调胃方配合艾条神阙穴治疗40例,总疗效90%,西药对照组40例,总疗效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1.4.7耳压并毫米波陆亚康[28]应用耳压并毫米波治疗IBS。两组均根据《国际耳穴》选取神门、肝、脾、肾穴区,治疗组另用毫米波辐射大横、气海穴。治疗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81.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1.4.8电位治疗器加针刺陈文华等[29]发现电位治疗器加针刺组40例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2.5%;针刺组32例中,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2机理研究

  长期以来有关针灸治疗IBS的机理研究较少,应用动物作模型进行机理方面研究的就更少。

  2.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吴焕淦[6]研究结果表明隔药灸治疗后IBS患者血清IgM含量显著下降,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与T8+细胞

  2.2对胃肠电图的影响陈宗舜[30]穴位电刺激治疗后,发现胃肠电图从治疗前的紊乱趋向正常。

  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针灸治疗IBS有可靠疗效,其疗法多样,包括针刺、艾灸、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等,针灸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腧穴多选用足三里、神阙、天枢、中脘、大肠俞等常用有效穴位。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很多资料仅限于临床总结和个案整理,缺乏随机对照的前性研究和临床交叉试验研究。约80%的文章未设对照组,设有对照组的报道中也存在未说明是否随机或未交待随机分组方法的问题;(2)临床研究大都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有用成都慢性腹泻学术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也有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和治愈好转标准,少数医家使用Manning和罗马Ⅰ校正标准,由于各诊断标准存在一定出入,收治病例统一性和可比性差,造成对其总体疗效难以准确判断。一部分试验忽视了排除其它疾病的有关实验室检查,影响了临床试验的可靠性;(3)在疗效评定方面,首先疗程长短不一,最短的7d,最长的2个月。同时缺乏统一量化标准,多数为自拟标准,以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改善来评定,有的标准过于含糊、笼统,并不能客观、准确地评判疗效。而单纯地评定肠道症状却不顾及肠外症状和评定如精神心理状况,也难以全面地衡量其疗效;(4)尚缺乏系统的针灸治疗IBS的机理研究。有待于在该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有必要采用规范的诊断和疗效标准,并以严格的科研设计来研究本病,尤其应该对针灸治疗IBS的机理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淑强,李大军.承山穴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4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5):53.

  2王美娟.针刺夹脊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5):272.

  3桂艳军,赵东升,赵东杰.针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15(1):265.

  4郑关毅.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6,15(4):20-21.

  5徐淑云,徐永文.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内蒙古中医药,2001,20(4):25.

  6吴焕淦.隔药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免疫学机理初探.中国针灸,1996,16(2):43.

  7王景辉.隔药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8例.上海针灸杂志,1995,15(1):6.

  8王文文.穴位埋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4):238.

  9张学照,张莉.足三里注射维生素K3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60例.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志,1998,11(8):756.

  10刘云峰.穴位注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5,15(1):8.

  11曹伟民.火针浅表点刺神阙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8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6,16(11):11.

  12杨清山,方吉.敷脐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7例.中医外治杂志,2002,11(6):51.

  13史奇桓.暖脐袋外敷神阙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1,10(6):35.

  14汪慧敏.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上海针灸杂志,1998,17(3):22-23.

  15谢明伸.腕踝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1例.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28.

  16张伟范.扣刺夹脊穴治疗肠道激惹综合征68例.中国针灸,1996,16(7):4.

  17徐永军,董凤云,崔雅飞.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0,16(3):17.

  18段彩琴,李爱萍.温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1,21(4):226.

  19吴向琼.温针并耳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3):42.

  20薛西林.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1例.上海针灸杂志,2000,19(5):20.

  21杨亚平.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现代康复,2001,5(5):123.

  22刘立平.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3例.临床荟萃,2004,19(15):833.

  23吴茜,赵立刚,徐凤琴.针刺结合火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中医药学报,2002,30(4):18.

  24何严,高宏.针灸配合按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陕西中医,2004,25(3):258.

  25卢爱文.隔姜灸加穴位注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上海针灸杂志,1995,15(12):27-29.

  26刘桂珍.针灸加心理疏导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7,17(10):611-621.

  27杨国梁,胡淑宏.中药合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13.

  28陆亚康.耳压并毫米波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9,20(2):75-76.

  29陈文华,吴焕淦,赵琛,等.电位治疗器结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与机理研究.现代康复,1999,3(6):647-649.

  30陈宗舜.穴位电刺激治疗胃肠功能紊乱50例报告.皖南医学院学报,1994,13(1):12.

  作者单位:1510180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红十字会医院2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指导)

  (编辑:秋实)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