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主要分为四型,其发病机制现介绍如下:
较常见,多发生于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手掌触地,身体重力沿肱骨传向下方,先造成尺骨上1/3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迫使桡骨头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因直接暴力致伤者,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型。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形或短斜形骨折,桡骨向后外方脱位,骨折端向背侧和桡侧成角。
多发生于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移位较少,桡骨头向外脱位。
桡骨头向前脱位,合并尺骨及桡骨上1/3或中上1/3双骨折,此型约占5%,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多数学者认为:其损伤机理与伸直型骨折相同,但又合并了桡骨骨折,可能在桡骨头脱位后,桡骨又受到第二次创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