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指被昆虫、节肢动物叮咬,或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多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不论哪一种皮疹,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螨、蚤引起的虫咬皮炎,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
虫咬皮炎的预防应做到: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一旦发现症状,就应及时用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草席应洗清晒干,减少隐藏在其中的螨虫,减少虫咬的可能。
虫咬皮炎的治疗主要有:
1.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及鞋袜,外涂防蚊油、防蠓油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酊,对刚叮咬处可外用肥皂水及其他碱性溶液如氨水等涂抹。
2.病损广泛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同时外用含止痒剂的乙醇溶液或洗剂。
3.血管性水肿型症状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
4.结节性痒疹型可用糖皮质激素病损内注射、冷冻治疗或腐蚀剂疗法;病损广泛者可试服酞胺哌啶酮,孕妇禁用。3上一篇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