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川崎病

川崎病

2009-12-07 www.sinolib.com A +

【内容简介】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自川崎富作l96'7年首次描述以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近10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京川崎病发病率由l995年的l8/10万(本书结合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香港大学葛量洪医院、深圳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等多年来对川崎病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的基础上,参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共15章,50余万字,有插图近100幅,分为五篇:①发现简史及流行病学简单介绍了该病的发现过程及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规律;②病因及发病机制详细描述了川崎病的可能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③临床诊断与治疗详尽描述了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改变、不同诊断标准及演变过程、急性期治疗方法及丙种球蛋白抵抗儿童的危险因素及治疗;④冠状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详细描述了冠状动脉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及标准、介入性和外科手术治疗及远期随诊,介绍了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的远期管理,以及川崎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⑤未来展望试图提出川崎病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作者均系工作在临床、科研一线的儿科心血管疾病或风湿疾病中青年医师及流行病学专家;书中内容既融入了作者多年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又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力图为临床全科、内科、儿科医师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杜忠东,男,44岁,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01985年青岛大学医学院儿科系毕业,同年考入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心血管专业研究生,l98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内科工作。l9941996年赴以色列Technion大学医学院小儿心血管专业进修,1998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儿科学系Croucher访问教授,2000200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儿童医院小儿心血管副研究员。2004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功能室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和内科副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科研处处长。获人事部回国人员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北京科技骨干基金、中日川崎病协作基金等多项科研经费资助。l996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计划,l998年获北京“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1999年入选北京跨世纪人才工程,2002年入选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2003年北京市优秀人才。曾获以色列HenryNeufeld奖、北京科技进步奖。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BnitishMedicalJournal》中文版、《PediatricsinReview》中文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临床医师》等杂志编委或通讯编委,《EuropeanJournalofPediatrics》、《EuropeanjournalofEchocardiography》、《SwissMedicalWeekly》、《MedicalScienceMonitor》等多本国外杂志审稿专家。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10人,发表科研论文l00余篇,其中《SCI》收入23篇,参编专著8本,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心血管疾病。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川崎病发展简史及流行病学第一章 川崎病的发现及发展简史(杜忠东)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简史及命名第二章 川崎病流行病学(枇忠东)第一节日本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二节中国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三节亚洲其他国家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四节美国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五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六节欧洲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七节其他国家川l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第二篇 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三章发病原因(刘冲鲁炜慧杜忠东)第一节 感染与川崎病第二节 遗传易感性与川崎病第三节 超抗原与川崎病第四章 发病机制(刘冲杜忠东)第一节 T淋巴细胞第二节 B淋巴细胞第三节中性粒细胞第四节单核/巨噬细胞参与的免疫激活第五节一氧化氮与川崎病血管损伤第六节 金属基质蛋白酶的作用第七节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损伤第五章病理学改变(刘冲林瑶杜恕东)第一节 病理分期第二节 心脏及冠状动脉第三节 其他脏器损害第六章川崎病的动物模型研究(林瑶 段超 杜忠东)第一节 小鼠模型第二节 兔模型第三节 猪模型第三篇 川病的诊断与治疗第七章临床表现与诊断(杜忠东张拓红 林瑶)第一节 全身临床表现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表现第三节日本川崎病诊断标准及其演变第四节美国川崎病诊断标准第五节 鉴别诊断第六节 不完全川崎病第七节 小婴儿及年长儿川崎病第八章实验室检查(胡秀芬鲁炜慧林利)第一节 血尿便常规第二节 血生化检验第三节其他实验室检查第九章急性期治疗(杜军保李晓惠)第一节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第二节 阿司匹林治疗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治疗第四节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者及其治疗 ……第四篇 冠状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第五篇 未来展望附录索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