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过烫食物或仓促咀嚼大块干硬食物,特别是老年人吞咽过快或误咬唇、舌、颊部口腔黏膜有时会突然出现一个迅速扩大的血疱,称之为“创伤性血疱”(俗称抢食疱)。
它的体积可大可小,有时直径可达2~3厘米,常发生于咀嚼一侧的软腭、悬雍垂、咽侧和软腭交界处。往往自觉疼痛不明显,有异物感。
这种血疱是由于口腔黏膜下毛细血管损伤后出血,血液在黏膜下积留形成大小不等、突出呈半圆形、紫红色的血疱。若血疱体积较小,对吃饭、说话影响不太大。
若体积较大或在软腭、颊、舌黏膜上,常常会妨碍吃饭或影响吞咽。由于疱壁薄,很容易破裂,瘀血流尽后留有鲜红色疱底的创面,此时,疼痛加重。如不注意口腔卫生,创面继发感染则会形成糜烂或溃疡,导致“创伤性血疱性口炎”。
防治创伤性血疱性口炎,首先就要改善饮食习惯,预防血疱的形成,如禁食过烫食物,不要太急促地进食等。其次,要正确地处理创伤性血疱。在排除血液病的前提下,对未破血疱可用消毒过的针筒抽吸疱内积血,或刺破疱壁流去瘀血。
改吃流食或半流食。对已破血疱可用消毒手术剪修整残余游离疱壁,然后用防腐、消毒、止血的散剂或喷剂局部涂药。
也可用氯己定等漱口液含漱消毒。创面大、有感染时应口服广谱抗生素,如罗红霉素150毫克,每日2次,或新达宝(复方头孢氨苄)0.3毫克,每日3次。